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视角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 者: 冯云
导 师: 陈雪梅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国民经济学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态 可持续发展 竞争优势
分类号: F27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5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现象尤为突出。如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制造业集群;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等等。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在我国经济增长强劲的地区,都有若干有活力的产业集群。本文以生态作为视角,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通过影响产业集群“钻石模型”中的三大关键要素,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低成本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不可持续的。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自身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已经彰显,这是对产业集群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之内部挑战。同时,集群环境外部性会导致生态恶化,进一步约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本文建议通过运用环境外部性的公共政策进行制度约束,通过生态经济理念进行创新,进一步形成集群新的成本优势与产品差异化优势等,从而引导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我国珠三角造纸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构建生态造纸产业集群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第一章 绪论  7-11
  1.1 问题的提出  7-8
  1.2 研究的意义  8
  1.3 主要创新点  8-9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9-11
第二章 生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11-27
  2.1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理论简述  11-14
  2.2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14-20
  2.3 生态与产业集群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0-27
第三章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对生态的负面效应及其原因  27-35
  3.1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负产品:生态恶化  27-29
  3.2 我国产业集群导致生态恶化的主因:环境外部性  29-35
第四章 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35-40
  4.1 政府规制性政策  35-36
  4.2 产权界定政策  36-40
第五章 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生态经济  40-48
  5.1 把生态工业的思想引入到产业集群中  40-44
  5.2 生态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44-45
  5.3 对集群产生的污染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45-46
  5.4 生态创新引发集群新的竞争优势  46-48
第六章 珠三角造纸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48-53
  6.1 采用政府规制的公共政策  48-49
  6.2 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打造生态造纸产业集群  49-50
  6.3 完善造纸产业集群产业链,助推相关产业的发展  50-51
  6.4 造纸产业的技术创新  51-52
  6.5 建立虚拟的生态造纸产业集群  52-53
结论  53-54
注释  54-56
参考文献  56-61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5.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6.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7.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8.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9.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10.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11.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2.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13. 虾池一株微藻对尿素和甲硫氨酸利用效率的研究,S968.22
  14.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15.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16. 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17.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研究,X826
  18.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9.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20.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21.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