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咔唑和1,3,4-噁二唑的双极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作 者: 高健
导 师: 朱卫国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有机化学
关键词: 双极传输 合成 性能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分类号: O62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双极传输材料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的应用,发现小分子双极传输材料大多是共轭基团相连的双极传输材料,但非共轭基团相连的双极传输材料研究报道较少。为了研究这类非共轭基团相连的双极传输材料的分子结构对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载流子传输和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类通过亚烷基连接的含咔唑和1,3,4-噁二唑功能基团的双极传输材料,取得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合成得到了一类通过通过亚烷基连接的含咔唑和1,3,4-噁二唑功能基团的双极传输材料,通过核磁氢谱,碳谱表征了它们的分子结构;2.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的研究表明,通过亚乙基相连的双极传输材料比通过亚己基相连的双极传输材料具有更高的玻璃化温度Tg和熔点Tm,但分解温度Td有所下降;3.这类双极传输材料的紫外吸收,溶液和薄膜时的光致发光光谱显示,它们都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能,但与相应的共轭基团相连的双极传输材料相比,这类材料薄膜的最大发射峰红移;4.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这类双极传输材料的氧化还原电位及HOMO/ LUMO能级。与相应的共轭基团相连的双极传输材料相比,HOMO/LUMO能级相应地提高,空穴传输性能增强,但电子传输性能减弱,能隙Eg基本不变,仍为3.50eV,且HOMO/LUMO能级都接近PVK;5.利用合成得到的五种双极传输材料、PBD与PVK掺杂作主体材料,以环金属铱配合物(Firpic)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发现五种双极传输材料构筑的器件启亮电压比PBD的高,亮度比PBD的低。分析了双极传输材料的结构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26
  1.1 有机小分子载流子传输材料的发展  9-14
    1.1.1 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10-11
    1.1.2 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11-14
  1.2 有机/聚合物电致磷光器件的主体材料  14-18
    1.2.1 咔唑衍生物类小分子主体材料  14-17
    1.2.2 聚合物主体材料  17-18
  1.3 有机小分子双极传输主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8-20
  1.4 有机/聚合物电致磷光器件中的发光机制  20-21
  1.5 有机/聚合物电致磷光器件的结构  21-22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设计思想  22-24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4-26
    1.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4-25
    1.7.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5-26
第2章 基于咔唑和1,3,4-噁二唑的双极传输材料的合成性能研究  26-42
  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26
  2.2 合成路线  26-29
  2.3 基于咔唑和1,3,4-噁二唑功能基的双极传输材料的合成  29-34
    2.3.1 2-(4-羟基苯基)-5-芳基-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29-31
    2.3.2 N-卤代烷基咔唑的合成  31
    2.3.3 基于咔唑和1,3,4-噁二唑功能基的双极传输材料的合成  31-34
  2.4 结果与讨论  34-42
    2.4.1 基于咔唑和1,3,4-噁二唑的双极传输材料的合成  34-35
    2.4.2 光物理性能  35-38
    2.4.3 热稳定性  38-40
    2.4.4 电化学性能  40-42
第3章 基于咔唑和 1,3,4-噁二唑的双极传输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42-47
  3.1 电致磷光器件的构建  42-43
    3.1.1 发光器件的制作  42
    3.1.2 发光器件性能测试  42-43
  3.2 电致磷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43-47
    3.2.1 电致磷光器件的电流-亮度-电压(B-V)性能  43-46
    3.2.2 电致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  46-47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7-48
参考文献  48-53
致谢  53-54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4-55
附录 B: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氢谱,碳谱图  55-62

相似论文

  1. 双季戊四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工艺研究,TQ223.164
  2. 稀土元素掺杂Ca3Co4O9与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TQ174.1
  3. 含苯并噁唑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O633.5
  4.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5. PBO/SWNT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TQ340.64
  6. TZ3Y20A-SrSO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TB332
  7. 溶胶—凝胶AAO模板法制备ITO准一维纳米结构,TB383.1
  8.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9. 超低碳贝氏体钢CO2激光-GMA复合焊接特性研究,TG456.7
  10. Mg-Zn-Y-Zr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TG146.22
  11.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12.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13. 液力减速器制动性能及用于飞机拦阻的仿真研究,TH137.331
  14. 变轴向间隙对采用直、弯静叶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TH45
  15.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16. 微粉的粒度组合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TU528.041
  17. 空心阴极特性及对霍尔推力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V439.2
  18. LXI任意波形发生器研制,TM935
  19.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M912.9
  20.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21. 极化SAR图像超分辨算法的研究,TN957.5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杂环化合物 > 含双或多异原子的五节杂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