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研究

作 者: 杨春梅
导 师: 魏成龙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国民经济学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产权 人力资本
分类号: F27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治理结构的竞争。任何企业,不管所有制的形式如何,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否则,治理结构差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公司制企业和所有者——经理型企业长期并存的事实说明,在治理结构上它们有各自的优势,而且,在竞争中,它们也在吸收对方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弱势。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但由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解困,而不是改革产权,所以在股权安排上要求国有股绝对控股。结果,股份制改造只是解决了融资问题,而公司治理问题并没有解决。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问题。 关于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我的研究是从探索公有制企业无效率的根源入手的。通过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得出公有制企业无效率的基础是它的非市场合约性,肯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产权改革。然后又探索了公司治理的各种机制。这各种机制可以归纳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就国有企业而言,内、外部治理机制都缺乏,所以必然导致“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所有者缺位,由所有者缺位导致的代理人缺位、债权人缺位。那么,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国有股东被真正的股东取代。关于国有股减持已达成共识,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方案,而且,由于国有股所占比重很大,减持必定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缺乏真正的所有者监督的情况下,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让经营者自己监督自己——经营者持股。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0章:导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观点。 第1章:对企业的认识。通过对企业理论的研究,探索了企业的本质,并认清了公有制企业的性质。 第2章:对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争论进行了评论,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公司治理的目标,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产权论和超产权论。 第3章:探讨了公司治理的各种机制、每种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现状,推理得出经营者持股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第4章:论证了激励经营者的最好的办法是经营者持股,而且,经营者持股还有利于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解决。 第5章:对全文的总结。 本文是对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和探讨。如果有什么创新的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弄清了公有制企业低效率的基础在于公有制企业的非市场合约性。企业组织盈利性的真正基础是(要素所有者)对不同市场合约、包括非市场合约的自由选择(契约自由)。而公有制企业并不是基于一个(或一组)市场合约,因此它已经不是科斯意义上的“企业”。公有制企业的非市场合约性,从根本消除了保证企业效率的一种机制:市场校正企业出错。 第二、探索了公司治理的各种机制、每种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的各种机制可以归纳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的本质是所有者对代理人的直接的监督和控制,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所有权结构;外部治理的本质是竟争的市场所实现的间接监督和控制,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取诀于完善的市场环境。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关系是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的。 第三、论证了经营者持股是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是所有者缺位。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通过引人出资人(股东、债权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是徒劳的,而国有股减持又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让经营者自己监督自己——经营者持股。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证明经营者持股是长期激励的有效手段。 第四、弄清了资本雇佣劳动的真正含义。张维迎对“雇佣”的解释是资本对劳动有雇佣、监督和解雇的权力。从企业的合约观点看,劳动同样具有雇佣和解雇资本的权力。不同的是资本对劳动有监督权而劳动没有这个权力。之所以有这种不同,还在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支付的是劳动,劳动是不容易检验的,所以需要监督。而物质资本是容易检验的,所以不需要监督。资本对劳动的监督并不是资本对劳动的优势。监督是要付出努力的,也就是说监督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所以资本对劳动的监督并不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优势。 第五、证明了超产论是产权论的完善和发展。超产权论认为产权改革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这一点被我国改革(先引入竞争)和俄罗斯改革(先产权改革)的不同效果所证明。超产权论的基本观点: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不管企业所有制形式如何,市场优胜劣汰法则会使企业治理机制与效益趋于类同,否则治理机制差的企业就会被淘汰。这个结论也被现实中公司制企业与私人企业治理机制的趋同,发达国家两种治理模式的趋同所证实。

全文目录


第0章 前言  9-10
第1章 对企业的认识  10-18
  1.1 企业理论  10-15
  1.2 企业组织效率的基础  15-18
第2章 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争论  18-30
  2.1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18-19
  2.2 公司治理的目标  19-20
  2.3 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  20-26
  2.4 产权论与超产权论  26-30
第3章 公司治理的各种机制  30-40
  3.1 公司治理产生的条件  30-31
  3.2 解决代理问题的各种途径  31-35
  3.3 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  35-38
  3.4 完善公司治理的途径  38-40
第4章 对经营者的激励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40-50
  4.1 剩余索取权激励  40-42
  4.2 控制权激励  42-44
  4.3 声誉激励与竞争激励  44-45
  4.4 实证分析与结论  45-50
第5章 结语  50-52
参考文献  52-54
后记  54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3.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4.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5. 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本计量研究,D630.3
  6.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原因研究,F224
  7. 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F271
  8.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9.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决定的影响,F249.24
  10. 佳木斯地区多维度农民工就业管理体系研究,F249.2
  11. 国际工程领域人才培训体系构建,F426.92
  12. 我国三次产业变化与就业之研究,F249.2
  13.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F124.7;F224
  14. 资源分配方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D422.6
  15. 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D922.294
  16. 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922.291.91
  17.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D923.4
  18. 重庆市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分析,F224
  19.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20.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21.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世界各国企业经济 > 中国 > 企业组织与体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