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毕赤酵母木糖还原酶的改造及重组酿酒酵母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初步研究

作 者: 董莉莉
导 师: 邓小昭
学 校: 南京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木糖还原酶 辅酶Ⅰ(NADPH) 辅酶Ⅱ(NADH) 乙醇
分类号: TQ223.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天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能有效利用己糖发酵产生乙醇,但不能利用木糖。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木糖含量丰富,仅次于葡萄糖,因此,促进木糖向乙醇的生物转化是充分利用木质纤维原料,降低乙醇生产成本的关键环节之一。导入表达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木糖还原酶(xylose reductase, XR)和木糖醇脱氢酶(Xylitol dehydrogenase, XDH)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虽然可以代谢木糖,但是这些重组菌株发酵木糖能力较弱,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XR的活性主要依赖辅酶NADPH,而XDH的活性依赖辅酶NAD+,两者的辅助因子不同导致细胞内电子氧化还原的不平衡,造成木糖醇积累,影响木糖代谢。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XR和/或XDH的辅酶偏好,使XR和XDH利用的辅酶可以相互偶联,这是目前改进重组酿酒酵母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一项探索性研究。第一部分毕赤酵母木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突变位点的筛选及原核表达、纯化和酶活检测根据毕赤酵母木糖还原酶(Pichia stipitis xylose reductase,PsXR)的双辅酶特性(即对NADH和NADPH均有亲和力),对PsXR的基因进行定点突变,获得NADH高亲和力的木糖还原酶(recombination xylose reductase,rXR),改善了因辅酶不同而导致的酿酒酵母细胞内氧化还原失衡的问题。克隆了PsXR编码基因xyl1,通过BLAST工具进行同源性搜索,并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结构分析,确定突变位点。用融合PCR方法进行定点突变,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融合表达,且对表达产物进行HIS-TAG亲和纯化,分光光度法检测酶活力,计算比活力。酶活力检测和比活力计算显示,三种突变酶对两种辅酶的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都发生了变化。与未突变的PsXR相比,三种突变酶对辅酶NADPH的亲和力均显著下降,突变酶M3对辅酶NADH的亲和力未发生变化,而突变酶M1和M4对辅酶NADH的亲和力显著升高,其中突变酶M1对NADH的亲和力明显提高,对NADPH的亲和力明显下降,其活性主要依赖辅酶NADH,提示K270R位点在XR与辅酶结合中的关键作用。第二部分酿酒酵母重组菌株木糖发酵初探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将NADH高亲和力的rXR突变基因m1代替xyl1,与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共转染S. cerevisiae AH109,以转染xyl1和xyl2质粒的重组酵母细胞为对照,构建重组酿酒酵母发酵木糖菌株。重组酵母在限制氧通气条件下对木糖和葡萄糖进行共发酵摇瓶培养,HPLC检测发酵底物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产出情况。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xyl1和xyl2基因的重组菌株AH-XR相比,含m1和xyl2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AH-M的木糖利用率有明显的提高,乙醇得率增加了16%,木糖醇的产生下降了41.4%。结果证实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的木糖代谢关键酶,可用于酿酒酵母发酵木糖生产乙醇,并且能改善酿酒酵母细胞内氧化还原失衡的问题,有效提高木糖利用率和乙醇产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实验研究  8-46
  第一部分 毕赤酵母木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突变位点的筛选及原核表达纯化和酶活检测  8-34
    材料  8-10
    方法  10-23
    结果  23-30
    讨论  30-34
  第二部分 酿酒酵母重组菌株木糖发酵初探  34-46
    材料  34-36
    方法  36-41
    结果  41-43
    讨论  43-46
小结  46-47
文献综述  47-64
  参考文献  58-64
附录一、英文缩略表  64-66
附录二、发表文章  66-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TS255.4
  2. 杨梅果实采后腐烂指数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S667.6
  3. 产甘油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S823.5
  4. 酿酒酵母代谢木糖工程菌的构建,Q78
  5. 醇提浓缩大豆蛋白的物理改性,TS201.21
  6. 氟苯尼考、喹乙醇的环境行为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X713
  7. 盐生肉苁蓉苯乙醇苷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R284.2
  8. 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Gre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Q936
  9. 乙酸催化加氢制乙醇反应动力学研究,TQ223.122
  10. 槲皮素/HO-1/胆红素系统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11. 醇、醚类燃料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U464
  1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R758.63
  13. 软脂酸对酒精体外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的影响,R575
  14. 酿酒酵母skp1和rav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Q78
  15. 酿酒酵母NADH激酶Pos5p在细胞抵抗氧化胁迫中的作用,Q93
  16. 本土葡萄酒酵母的选育及低醇葡萄酒的酿造,TS262.6
  17. 三乙醇胺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分子的合成与应用,TB383.1
  18. 香紫苏醇在几种有机溶剂中的固液平衡研究,TQ655
  19. 疏水性SBA-15/PDMS杂化膜制备及分离乙醇/水的研究,TQ028.8
  20. 木质纤维转化乙醇优势菌的筛选和优化,TQ223.122
  21. OMS-2催化氧化替代燃料车排放的非常规污染物,TQ426.9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 > 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 脂肪族醇 > 饱和一元醇 > 乙醇(酒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