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作 者: 焦芳
导 师: 付卡佳
学 校: 国际关系学院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中国建设银行 不良资产 国有商业银行 外在化 不对称信息 信贷风险
分类号: F8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3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营状况事关我国金融健康、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然而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露出来,不良资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按照WTO的有关规定,我国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开放银行业,届时中资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因此,巨额不良资产问题能否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不仅决定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对激烈全球竞争的成败,而且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对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不良资产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处置分别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解释了不良资产的概念,对其两种界定标准进行了比较,并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消极影响:它不仅在微观上影响单个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在宏观上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经济增长的潜力。第二章回顾了中国建设银行的发展历史,由此引出对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现状的分析:一方面从结构特征着眼分析了中国建设银行贷“大”、贷“长”、贷“垄断”的贷款集中现象,另一方面从比较特征入手分析了中国建设银行近年来不良资产的纵向变化及与国内外同业的横向比较,揭示出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风险所在。第三章侧重分析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下审视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背景,然后引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演讲时的论断,利用外在化、非对称信息等理论对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外部环境、银行自身等在不良资产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逐一分析。第四章以美国RTC处置储贷危机的经验作为借鉴,探讨了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对策,指出要切实降低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就需要借助相关利益主体的配合,培育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中国建设银行自身也要完善科学的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导论  8-10
第一章 不良资产的概念及影响  10-17
  1.1 不良资产的概念  10
  1.2 不良资产的界定  10-12
    1.2.1 时间标准  10-11
    1.2.2 质量标准  11
    1.2.3 对两类标准的评价  11-12
  1.3 不良资产的消极影响  12-17
    1.3.1 不良资产的微观消极影响  12-14
    1.3.2 不良资产的宏观消极影响  14-17
第二章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17-27
  2.1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历史  17-19
  2.2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结构特征  19-23
    2.2.1 贷“大”——贷款的项目结构  19-20
    2.2.2 贷“长”——贷款的期限结构  20-21
    2.2.3 贷“垄断”——贷款的行业结构  21-23
  2.3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比较特征  23-27
    2.3.1 纵向比较  23-25
    2.3.2 横向比较  25-27
第三章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27-42
  3.1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背景  27-30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风险隐性存在  27
    3.1.2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银行风险急剧扩大  27-28
    3.1.3 转轨经济体制下银行风险继续恶化  28-29
    3.1.4 潜在的增量风险仍然严峻  29-30
  3.2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  30-42
    3.2.1 政府干预原因——外在化理论  30-35
    3.2.2 国有企业原因——非对称信息理论  35-40
    3.2.3 信用环境、法律制度和结构调整原因  40-41
    3.2.4 建设银行自身原因  41-42
第四章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42-57
  4.1 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  42-45
    4.1.1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  42-44
    4.1.2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  44-45
  4.2 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45-57
    4.2.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与上市  46-52
    4.2.2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52-55
    4.2.3 中国建设银行相关外部制度环境培育  55-57
后记  57-58
参考文献  58-61

相似论文

  1. 私募基金的最优投资规模,O224
  2. 健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前信用评级体系研究,F832.4
  3. 建行兰州铁路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F832.2
  4.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法律问题研究,F123.7
  5.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下绩效考核研究,F832.2
  6. 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中国银行个人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4
  7. 食品消费领域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研究,D923.8
  8. 基于非对称信息的定期公告前后股价行为研究,F832.51
  9. 国有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F832.2
  10. 商业性债权转股权之法律问题研究,D922.29
  11. 基于预警理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研究,F224
  12. 丽州分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研究,F832.3
  13. 关于SM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研究,F426.61
  14.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识别与控制,F832.4
  15. 中国银行青岛A分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F832.4
  16. 商业银行公司客户信贷风险评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F224
  17. 我国商业银行碳信贷风险管理研究,F832.4
  18.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与防范,F832.4
  19. 信贷激增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F832.4
  20.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压力测试研究,F832.4
  21. 长沙农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F83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银行制度与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