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单位社区—回顾、思考与启示

作 者: 谭文勇
导 师: 胡纹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单位体制 单位社区 泛单位圈 城市
分类号: TU98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89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此进入一个长达近50年的单位社会时期,中国的城市也由此走向了一条独特的成长之路,呈现出典型的单位特征,城市社区也主要表现为单位社区。单位社区总是依附于单位体制而存在,所以探讨单位社区必须回到单位体制上。一般看来,单位体制在新中国出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历史原因。革命时期中共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使政党对军队的领导力大大加强,同时在分配上,军队人员一律施行供给制。这种将政权延伸到基层单位和分配上的供给制在新中国组建经济、管理实体时自然地得到了应用与延伸。第二是体制因素。解放后,新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切财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国民成为真正的无产者,成为国家或组织的人。所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单位体制的存在做出了制度上的保证。第三是出于社会资源扩充与整合的需要。新政权所接管的是一个发展落后而且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国家为了掌控财政经济和打击投机活动,对解放前各类型的经济实体采取没收或赎买的政策,国家的力量骤然膨胀,多元经济格局自此终结,具有高度同质性的单位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建国初期,单位社区曾经与法制社区齐头并进,此后,随着单位体制的不断深入,社区单位化与单位社会化的进一步强化,单位社区在上世纪60、70年代达到了成熟期,整个社会几乎被彻底单位化了,城市社区也就完全成为单位社区。文革后,国家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施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模式由计划性、指令性向市场性转变,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因此走向改制并轨的道路,有些因此破产倒闭,一部分单位社区也就分化瓦解了。与此相对应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得到发展的良机,部分城市社区又回归到街区式社区或花园式社区。从单位社区规模上看,可大到整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内部功能、配套完善的小社会,还可以是必须依附外部配套而生存的小个体。特殊体制下的单位社区,表现出与一般社区不同的特征,它具有正式性、封闭性、完善性与稳定性。单位社区作为中国城市乃至中国社会特有的社区模式,虽然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它有相当积极的一面。单位社区是一个社会细胞,它给人们的社交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单位社区里,人们相互熟悉,彼此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朝夕相处、相互影响与依赖,这里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从人出生、成长到死亡,人与单位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中国城市社区是典型的单位社区,城市中呈条块分割局势、相对孤立与封闭的单位社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很广泛的层面上影响或左右着城市的建设。一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1 绪论  13-17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15
    1.1.1 问题的提出  13-14
    1.1.2 研究的意义  14-15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5-17
    1.2.1 社会学方面  15-16
    1.2.2 在建筑学方面  16-17
2 单位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17-27
  2.1 单位制度的起源  17-19
    2.1.1 战争年代的根据地,单位制度的历史起点  17-18
    2.1.2 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单位制度的体制起点  18
    2.1.3 社会资源的整合与扩充,单位制度的目标起点  18-19
  2.2 建国以来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  19-27
    2.2.1 法定社区与单位社区齐头并进  19-22
    2.2.2 单位社区的成熟期  22-24
    2.2.3 单位社区的萎缩  24-27
3 单位社区的分化  27-39
  3.1 单位社区分化的必然性  27-28
  3.2 几种单位社区分化模式  28-35
    3.2.1 单位社区彻底消失  28-31
    3.2.2 单位社区有限的分解  31-32
    3.2.3 单位社区的残存  32-35
  3.3 解体单位社区的现状  35-39
    3.3.1 它用与无用  35-36
    3.3.2 就业与失业  36-37
    3.3.3 断裂与重构  37-39
4 单位社区的形态与特征  39-67
  4.1 关于社区  39-41
    4.1.1 社区的几种概念  39-40
    4.1.2 社区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0-41
  4.2 计划经济下的单位社区  41-50
    4.2.1 单位社区的现象  41-44
    4.2.2 单位社区的分类  44-50
  4.3 单位社区的空间模式  50-54
    4.3.1 单位社区一般功能组成  50-52
    4.3.2 单位社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52-54
  4.4 单位社区的社会特征  54-57
    4.4.1 单位社区的政治性  54-55
    4.4.2 单位社区的封闭性  55-56
    4.4.3 单位社区的稳定性  56
    4.4.4 单位社区的完善性  56-57
  4.5 单位社区的社会生活  57-67
    4.5.1 单位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细胞  57-60
    4.5.2 单位社区的交往  60-64
    4.5.3 单位社区的认同感  64-67
5 单位社区与城市  67-75
  5.1 对城市结构的影响  67-69
  5.2 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69-70
  5.3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70-72
  5.4 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72-73
  5.5 对城市管理的影响  73-75
6 从新城市主义到泛单位圈城市—后单位时代的应对  75-91
  6.1 泛单位圈—后单位时代单位社区的化身  75-84
    6.1.1 单位作为一种核心体  75-79
    6.1.2 核心体外围结构  79-81
    6.1.3 泛单位圈的特征  81-82
    6.1.4 泛单位圈的基本模式  82-84
  6.2 新城市主义----世纪之交的“类乌托邦”  84-86
    6.2.1 新城市主义的主要思想内涵  84-85
    6.2.2 新城市主义的批判  85-86
  6.3 泛单位圈城市  86-91
    6.3.1 泛单位圈城市概念的导出  86-87
    6.3.2 泛单位圈城市的思想内涵  87-91
致谢  91-93
参考文献  93-95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5

相似论文

  1. 热天平上城市固体废弃物热解及燃烧特性研究,X705
  2.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3.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4.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5.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6.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7.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8.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9.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0. VR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TP311.52
  11. 广州市城市扩张过程及热环境演变研究,X16
  12. 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研究,D632.1
  13.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的城市社区治安服务研究,D631.4
  14. 城市体育品牌塑造过程研究,G80-05
  15.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6. 用于净化城市河涌污染水体的小型岸基构造湿地技术研究,X703
  17. 崇明县城市林业的现状调查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F326.2
  18.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19.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669.6
  2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21. 滨海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TU98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