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萧伯纳和他的“观念剧”

作 者: 陈燕红
导 师: 李毅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观念剧 对话 局外人 被剥夺感 疏离感 多重性格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即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杰出的英国戏剧家。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创作甚丰,他一生著有五部小说,五十一个剧本(其中一个为翻译)。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手法,注重戏剧的实用性和社会功效,他认为戏剧应引导观众获得正确的行动,并提出“戏剧应该是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提示者”的观点。观念或思想成为萧戏剧的重中之重,它是萧戏剧冲突的中心所在,以及一切矛盾冲突解决的落脚点。在萧的剧作中,传统的戏剧要素排列被颠倒和打乱,观念成为统领一切其它戏剧要素的核心,传统戏剧中最重要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成为次要因素,多数情况下萧的戏剧成了观念和思想探讨的战场;以观念为主导,以讨论为主要表现手段和媒介。所以,萧的戏剧被评论家们称之为“观念剧”或“讨论剧”。写于1901-1903年间的大型哲理剧《人与超人》便是萧观念剧的代表作。受现代戏剧之父亨利克。易卜生的影响,萧的戏剧主要取材于社会现实问题,因此萧剧又被冠之以“问题剧”的称号。萧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和多重性格的人。他不仅是杰出的戏剧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改革的倡导者。作为费边社的领袖之一,萧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活动中,并极好地运用戏剧作为其有力的宣传工具,在他的众多剧作中我们都能明显地察觉到费边主义的色彩。萧的思想较为庞杂和矛盾,其剧作的目的似乎并不在于要为观众提供答案,而更象是剧作家的自我思辩和思路的梳理。这些庞杂和矛盾的思想正好应对了萧的多重身份和性格,而萧的个人经历和性格也恰恰解释了萧“观念剧”的特点。 “观念剧”(drama of ideas)一词高度概括了萧剧的重要艺术特色,同时也包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Introduction  9-13
Chapter One Different Views on Drama  13-19
  1.1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of Drama  13-16
  1.2 Shaw's Thought on Drama  16-19
Chapter Two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Shaw's Drama of Ideas  19-28
  2.1 Thought as an Element of Drama in Shaw's Drama  19-23
    2.1.1 The Position of Thought in Shaw's Drama  21-22
    2.1.2 Shaw's Religious Belief and Political Attitude  22-23
  2.2 Dialogue in Shaw's Drama  23-25
  2.3 Character in Shaw's Drama  25-26
  2.4 Plot in Shaw's Drama  26-28
Chapter Three Man and Superman and Shaw as Man  28-49
  3.1 Shaw's Mind and Art in Man and Superman  28-39
  3.2 Shaw's Own image in Man and Superman  39-42
  3.3 Three Aspects of Shaw's Personality  42-49
    3.3.1 Multiple Personalities  42-43
    3.3.2 The Sense of Being an Outsider  43-45
    3.3.3 The Sense of Deprivation and Estrangement  45-49
Conclusion  49-52
Bibliography  52-55
Accomplishment Introduction  55-57
Acknowledgements  57

相似论文

  1.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2.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3. 对话理论视域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G633.34
  4. 中学文言文古今转换与古今对话教学方式研究,G633.3
  5. 《唐诗宋词选读》对话教学策略探究,G633.3
  6. “同阅一卷书 各自领其奥”,G633.33
  7. 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民主价值及路径选择研究,D630.1
  8.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小说翻译批评,I046
  9. 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与文艺思想研究,I045
  10.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H059
  11. 顺应论视角下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I046
  12.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13. 在游离中寻求自我认同,I106.4
  14. 对《女勇士》的对话解读,I712
  15. 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G633.98
  16. 藏传佛教不分宗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研究,B948
  17. 福建与西班牙东来者的自我诠释,K248
  18. 婚姻对话中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H030
  19. 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关系研究,I207.42
  20. 八十年代小说对话变异现象研究,I207.42
  21. 加缪小说中的异域想象,I565.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