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民主行政中的公民协商实践研究

作 者: 高杨
导 师: 梁丽萍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民主行政 公民协商 治理
分类号: D6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分权化浪潮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社会治理中心开始由“政府”转向“公民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与政治体制改革,带来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民众对自身权利的诉求。内外部环境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面临着公共行政功能到方式的新挑战。本文正是从政府对治理方式变革的需求出发,以民主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这个主题为中心,试图寻找符合现代民主行政要求的合理的社会治理型态。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梳理和总结工作,在对民主行政与公民协商的国内外理论总结的前提下,对民主行政的内涵、要素、运行框架和公民协商的涵义、特征、意义进行了归纳,并辩证分析了公民协商范式为行政民主化发展提供的价值:公民协商是民主行政的题中之义,公民协商有助于民主行政的规范化。虽有对西方理论的研究学习,但是否可以适用于我国的民主治理语境,还需要深入分析中外政府治理和公民协商实践的实现方式。第二部分是本文论述的核心,对我国民主行政及其过程中公民协商发展的现实状况即实现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分别就实践之中二者的发展进程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困境进行细致研究,据此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由,进而探求在我国的社会形态和政府治理民主化改革的背景下,公民协商的发展运行规律。首先,政府在继续承担日常公共服务的职能的同时,还需要前瞻性的履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合作等新职能;其次,公民协商的参与主体还需从公民意识、参与能力和行动力的培育上不断提升。第三部分,是对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协商如何保持良性发展的路径思考。从公民协商实践所需要的政府服务出发,通过政府重组、行政分权化改革以及建立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三方面努力,提出构建“协商参与型网络”的民主行政模式。为了实现公民有效协商,在协商理论研究、公民协商文化普及、协商参与主体培育措施得以完整实施的基础上,设计了有利于公民协商的监督保障机制。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我们的政府必然要从原来的日常事务性管理,走向决策协调管理;从命令和指挥的行政方式,转向促进社会多元主体间的携手合作。因此,公民协商方式在民主行政运行中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不仅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更是反映民情、表达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等民主当代价值的体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4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3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4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14-26
  1.1 民主行政的相关理论  14-19
    1.1.1 民主行政的涵义及内容  14-16
    1.1.2 民主行政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6-19
  1.2 公民协商的相关理论  19-23
    1.2.1 公民协商的涵义及内容  19-20
    1.2.2 公民协商的理论渊源  20-21
    1.2.3 公民协商的国内研究概况  21-23
  1.3 民主行政中公民协商的价值分析  23-26
第二章 我国民主行政中公民协商实践的发展状况  26-39
  2.1 我国民主行政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6-31
    2.1.1 我国民主行政的发展进程  26-29
    2.1.2 我国民主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9-31
  2.2 我国民主行政中公民协商的实践状况  31-39
    2.2.1 我国民主行政中公民协商的发展历程  31-33
    2.2.2 我国民主行政过程中公民协商的发展成效  33-35
    2.2.3 我国民主行政过程中公民协商发展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35-39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民主行政中公民协商的思路  39-50
  3.1 塑造协商参与型的行政网络  39-42
    3.1.1 通过政府重组,高质量回应公共需求  39-40
    3.1.2 通过分权化改革,重塑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40-41
    3.1.3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调动民间组织的力量  41-42
  3.2 推进公民协商参与体系的建设  42-46
    3.2.1 探索系统的公民协商理论及实践  42-43
    3.2.2 开展公民协商民主文化养成教育  43-45
    3.2.3 培育公民协商意见表达主体  45-46
  3.3 加强对公民协商的监督与保障机制  46-50
    3.3.1 社会监督,为公民协商提供常规保障  46-47
    3.3.2 行政监督,为公民协商把好制度大门  47-48
    3.3.3 法律监督,为公民协商建造最坚实的后盾  48-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4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4-55
致谢  55-56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6-58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3.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4.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5. 基于IAD框架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影响因素分析,X33
  6.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7.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8. 中外公司控制权配置比较研究,D912.29
  9. 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我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探析,G206
  10. 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922.28
  11. 公路货物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研究,U491
  12.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S157
  13. 综合决策在边坡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TU43
  14. 济南燕翅山山体变形机理及治理研究,TD325
  15. 略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预防和控制,D917
  16. 费用粘性与公司治理、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相关性研究,F275
  17. 公司治理失灵与对策法律研究—以董事会职能为视角,D912.29
  18. 铁锰离子的微生物治理及复合微生物材料的制备,TU991.2
  19. 10kV线路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TM711
  20. 电网谐波对燃机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及其治理研究,TM71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 政治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