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审美反映论看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

作 者: 刘书梅
导 师: 田德蓓;张红霞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审美反映论 审美评价 文学翻译 翻译过程
分类号: H0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翻译研究进入“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已经日益深入。多元系统论、目的论以及解构理论等,分别从文化背景、翻译目的以及原文文本的“真正意义”等角度对译者主体性有所研究。但是,作为译者主体性的一个主要方面,译者自身的心理运作过程在翻译中(包括文学翻译)却鲜有提及。 分析文学翻译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虽然和原作者相比,译者所享有的创作自由度要小得多,但译者和作者都在进行着文学创作,因而审美反映论亦或可以被用来分析文学翻译过程。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理论,审美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在文学艺术中的延伸。审美反映论认为尽管审美反映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受客体客观因素制约,依然通过其审美情感(aesthetic sensibility)和审美心理结构(aesthetic structure)的折射对审美客体进行能动的反映,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结构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评价(aesthetic comment)。也就是说,作者在创作中再现客体也表现自己对客体的审美评价。在文学创作中,作品中的艺术真实(artistic reality)构成了反映客体的实体属性(substance attribute),而作者的审美评价构成了客体对于作者的审美属性(aesthetic attribute)。我们可以看到审美反映论强调作者的心理过程。既然在作者心理过程中会体现出主体性,我们就可以在审美反映论理论框架下研究作者主体性。对作者心理过程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主体性包括两个主要特征,即能动性和创造性。 前文指出,审美反映论抑或可以被用来分析文学翻译过程,同时审美反映论又可以用来分析作者主体性,因而其亦或可以用来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从审美反映论的角度分析文学翻译,我们可以看到,原作的实体属性包括原作所表达的艺术真实以及原作者对艺术真实的审美评价(这些审美评价一旦被作者在原文中表达出来即成为原作实体属性的一部分)均会被译者在译作中再现出来。同时,译者的这种再现不是机械的、透明的再现。作为有思想有意识的审美主体,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13
  English Version  5-9
  Chinese Version  9-13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3-19
  1.1 Research Context and Problem Statement  13-15
  1.2 Important Terms  15-17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17-19
Chapter Ⅱ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19-29
  2.1 The Neglect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19-20
  2.2 Studies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20-29
    2.2.1 Related Theories and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21-25
    2.2.2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25-29
Chapter Ⅲ Aesthetic Reflection Theory  29-35
  3.1 The Origin of Aesthetic Reflection Theory  29-30
  3.2 Constituents of Aesthetic Reflection Theory  30-35
    3.2.1 The Unity of Initiative and Passivity of Aesthetic Reflection Subject  31-32
    3.2.2 The Unity of Presen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in Aesthetic Reflection Process  32-35
Chapter Ⅳ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Process—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Reflection Theory  35-57
  4.1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35-38
  4.2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Viewed from Aesthetic Reflection Theory  38-57
    4.2.1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Text-preparing  38-42
    4.2.2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Text-reading and Text-interpretation  42-49
    4.2.3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Text-production  49-57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7-61
  5.1 Restraints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57-58
  5.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58-59
  5.3 Findings of the Study  59-61
Notes  61-62
Bibliography  62-65
APPendix  65

相似论文

  1.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小不点和安东》的翻译,I046
  2. 翻译研究的心理学视域,H059
  3.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4. 诗歌英译过程中偏离现象研究,I046
  5. 目的论视角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I046
  6. 从接受理论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I046
  7. 《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I046
  8.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H315.9
  9. 《紫色》汉译本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对比研究,I046
  10. 翻译生态环境下戏剧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11.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简·爱》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和女性身份,H315.9
  12. 图示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H315.9
  13. 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H059
  14. 诗性智慧视野下翻译文学中译者主体性研究,I046
  15. 从操控理论分析儿童文学翻译策略,I046
  16.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059
  17. 从阐释学看冰心译本《吉檀迦利》中的译者主体性,H059
  18. 顺应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059
  19.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自译中译者主体性,I046
  20. 阐释学视阈下译者主体性研究,I046
  21. 从译者主体性看《书剑恩仇录》的翻译,I0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翻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