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廉江市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

作 者: 熊军
导 师: 戴兴安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适宜性评价 空间布局 廉江市
分类号: F323.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GIS技术,本文以广东省廉江为例,对其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了廉江市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结合廉江市的实际,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自然、经济以及生态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评价图斑的属性数据,结合上述评价体系,确定每个评价单元各个因子的得分,再通过指数加权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总得分。将分别计算出的每个单元综合适宜总分作为评价单元适宜性等级划分的依据,确定各单元的适宜性等级。根据实际情况和已有数据资料,采用经验法确定评价因子的分级指数,并根据评价指标对耕地自然适宜程度的重要性确定权重系数。根据评价因子对耕地自然适宜的影响程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个因子进行分级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廉江市自然适宜性耕地后备共有资3050.74hm2,由三个等级构成,其中一等耕地后备资源1270.88hm2,二等耕地后备资1705.48hm2,三等耕地后备资源74.38hm2,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1.66%,55.90%,2.44%;廉江市经济适宜性耕地后备资共有3050.74hm2,由三个等级构成,其中一等耕地后备资源1174.63hm2,二等耕地后备资1801.73hm2,三等耕地后备资源74.38hm2,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38.50%,59.06%,2.44%;廉江市生态适宜性耕地后备资共有3050.74hm2,由三个等级构成,其中一等耕地后备资源1036.64hm2,二等耕地后备资1940.25hm2,三等耕地后备资源73.84hm2,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34.38%,64.37%,1.25%。总体来看,廉江耕地后备资源其主要地类为荒草地、滩涂和沙地。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了廉江市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体系。将耕地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纳入评价体系,充分考虑耕地的各种功能,对其多目标适宜性做了评价,以避免在市场条件下单纯从经济方面评价耕地效益,而忽视耕地利用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生产功能的基础上,显化耕地后备资源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防止在土地资源配置中把耕地作为低价值的用途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情况,从而尽量规避由于土地的用途转换而带来的社会价值损失,评价结果可为耕地后备资源的的开发、整理和复垦提供参考。2、评价结果表明廉江市一等和二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条件较好,受到的限制较少。如果开发为耕地,能够保证粮食的产量。三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难度的较大,经过大力改良后预计作物产量不高;若改良不当可能会产生土地退化或其他严重后果。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引言  11-19
  1.1 问题提出  11-13
    1.1.1 我国耕地资源与我国的粮食安全  11-12
    1.1.2 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与我国的生态安全  12
    1.1.3 宜耕评价与后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13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6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3-14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4-16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9
    1.4.1 研究内容  16-17
    1.4.2 研究方法  17-18
    1.4.3 总体技术路线  18-19
2 后备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理论  19-22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
  2.2 人地关系理论  19-20
  2.3 土地稀缺原理  20
  2.4 生态经济理论  20-22
3 研究区域状况  22-28
  3.1 区域概况  22-25
    3.1.1 自然概况  23-24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4-25
  3.2 土地利用状况  25-28
    3.2.1 土地利用结构  25-26
    3.2.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26-28
4 后备耕地资源调查  28-39
  4.1 后备耕地资源分类及含义  28-30
  4.2 调查的目的、原则和依据  30-31
    4.2.1 目的  30
    4.2.2 原则  30-31
    4.2.3 依据  31
  4.3 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31-32
    4.3.1 调查内容  31-32
    4.3.2 调查范围  32
  4.4 调查的步骤  32-38
  4.5 调查的成果及其应用  38-39
5 后备耕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39-72
  5.1 评价原则  39-40
  5.2 研究数据和方法  40-41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0
    5.2.2 评价思路  40-41
  5.3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41-42
  5.4 耕地的多目标适宜性评价  42-46
    5.4.1 耕地的自然适宜性评价  42-44
    5.4.2 自然适宜性修正指标体系  44
    5.4.3 经济适宜性修正指标体系  44-45
    5.4.4 生态宜耕性修正指标体系  45-46
  5.5 权重指标的确定  46-51
    5.5.1 层次构建  46-47
    5.5.2 构造判断矩阵  47-48
    5.5.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8-49
    5.5.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9-51
  5.6 因子评分及权重的确定  51-54
  5.7 评价过程  54
  5.8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72
    5.8.1 评价结果  54-68
    5.8.2 分析  68-70
    5.8.3 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保障措施  70-72
6 结语  72-73
  6.1 主要结论  72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72-73
参考文献  73-80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80-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2.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3.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205
  4. 基于空间数据库和视觉特征的钓鱼网页检测,TP393.08
  5. 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F592.7
  6. 城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F719
  7. 中国经济型饭店空间布局研究,F719
  8. 滨海湿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F592.7
  9. 空间结构分析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F592.7
  10. 广东省紫金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F301
  11. 区域耕地资源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F301.2
  12. 基于GIS的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调查评价与研究,F323.211
  13. 基于RS与GIS的安福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研究,P237;F301.2
  14. 基于GIS云南省高山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F301
  15. 震后重建中村落生产—生活空间的整治模式研究,TU984.113
  16. 大城市公路客运站空间布局对市内交通影响分析,U492.1
  17. 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研究,J525.1
  18. 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关系,F127
  19. 东北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127
  20. 基于RS和GIS的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P208;TU984.1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 土地、耕地资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