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作 者: 邬若蘅
导 师: 严辰松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聚合关系 诗歌翻译 组合关系 语言体系 诗歌修辞 弗洛斯特 句法层次 不可译性 语言的特殊性 文学形式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9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翻译难,诗歌翻译尤其难。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甚至认为“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那种东西。”这种说法虽然代表了诗歌翻译理论的一种极端观点,但由此亦可见诗歌翻译之艰难。事实上,关于诗歌翻译的理论历来错综复杂。在国外,有纳博科夫、弗洛斯特等坚持的诗歌不可译性理论,也有勒菲弗尔提出的七种诗歌翻译策略以及布格兰德以篇章语言学和读者接受理论为基础提出的诗歌翻译理论要素,等等。而在国内,有“以诗译诗”的理论、“以顿代步”的主张和“神形兼备”的诗歌翻译追求等。笔者认为,诗歌作为语言系统内的一种文学形式,体现了这种语言的特性,但也包含了一切语言的共性,这共性,正是诗歌可译性理论的基础。本文试图运用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这一对普通语言学的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理论与方法。 论文分六章。第一章着重论述了诗歌的可译性和诗歌译者所应具备的条件。诗歌翻译是所有翻译活动中最古老也是难度最大的,从古至今,从中到西,各种关于诗歌翻译的理论层出不穷。本章驳斥了诗歌不可译性的理论,认为诗歌作为语言艺术以及世界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具有可译性。但是,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对诗歌译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印译者不仅应当具备诗人的素质,还应当具备足够的语言学知识。唯有如此,译者才能翻译出既忠实又富有创造性的诗歌来。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以及它们与诗歌创作的联系。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其核心是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即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所谓组合关系,是指出现在言语中、建立在线性基础上的各个语言单位问的横向关系;而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体系中,可能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功能相同的单位之问的垂直关系。按照索绪尔的说法,组合关系是“在现场的\聚合关系是“不在现场的”。它们存在于一切语言状态之中,诗歌也不例外。事实上,一首美的诗歌正是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完美结合的产物。 所谓诗歌翻译,是在尽可能保存原诗艺术美的前提下,把一种语言体系中的诗歌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体系中的诗歌,其实质同样离不开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运用。论文在第三、四章分别阐述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第三章从三个层次上阐述了组合关系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应用:音韵层次;句法层次以及文本层次。在音韵层次上,组合关系体现为诗歌的押韵、节奏以及韵脚安排;在句法层次上,组合关系包含词的曲折变化和词序;在文本层次上,组合关系主要表现为诗歌的衔接机制,即,诗行之间的“纽带”,具体包括五类一一所指,替代,省略,连接以及词汇衔接。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制约聚合关系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的两个因素:诗歌文体风格因素和文化因素。前者包括诗歌语言的措辞,如对意象的重视和词语具备的内在涵义,以及诗歌修辞手段的运用;后者从文化的缺省和文化的差异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制约着诗歌译者在目的语中选择等效聚合体的过程。 在分别论述了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之后,第五章进一步指出,语言实际上是水平的组合关系与垂直的聚合关系之问的一种互动关系。句段中任何一个单位都隐含着一个垂直的“不在场”的聚合关系;而每一个聚合体同样都涉及到了一连串单位的组合关系。在语言的系统中是如此,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中也是如此,在诗歌翻译中更是如此。 第六章为结束语。 由于本人水平和掌握资料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3-4 CHINESE ABSTRACT 4-11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22 1.1 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11-16 1.2 Qualifications for a Poetry Translator 16-18 1.3 Methods of Poetry Translation 18-22 Chapter Two Syntagmatie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in Poetry 22-37 2.1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22-25 2.2 Syntagmatic Relations in Poetry 25-33 2.3 Paradigmatic Relations in Poetry 33-37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Syntagmatic Relations in Poetry Translation 37-63 3.1 On the Sound Level 37-47 3.1.1 Rhyme 37-39 3.1.2 Rhythm 39-45 3.1.3 Rhyme Scheme 45-47 3.2 On the Syntax Level 47-56 3.2.1 Inflections 47-55 3.2.1.1 Number 47-50 3.2.1.2 Tense and Aspect 50-53 3.2.1.3 Voice 53-55 3.2.2 Word Order 55-56 3.3 On the Text Level 56-63 3.3.1 Reference 56-59 3.3.2 Substitution 59-60 3.3.3 Ellipsis 60-61 3.3.4 Conjunction 61-62 3.3.5 Lexical Cohesion 62-63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Paradigmatic Relations in Poetry Translation 63-83 4.1 Poetic Style 63-73 4.1.1 Poetic Diction 63-68 4.1.1.1 Image 64-66 4.1.1.2 Connotation 66-68 4.1.2 Rhetoric 68-73 4.2 Culture 73-83 4.2.1 Cultural Absence 75-78 4.2.2 Cultural Difference 78-83 Chapter Five Co-occurrence of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83-90 5.1 Co-occurrence of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in Poetry 83-85 5.2 Co-occurrence of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in Poetry Translation 85-90 Chapter Six Conclusion 90-92 Bibliography 92-95
|
相似论文
- 六朝文学的形式诉求及其实践,I206.2
-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中国文学传播,I206.2
- 莱辛小说创作思想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诠释,I561.074
- 论文学形式在翻译中的陌生化,H059
- 施特劳斯解释学方法研究,B089
- 论小说语言的特征,I054
- 欧阳修的文艺观,I206.2
- 科学表述的社会建构,G301
- 巴金翻译作品研究,I046
- 水陆法会音乐研究,J608
- 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I0
- 形式、主体与现实,I206.7
- 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I210
- 英语朗读对听说能力影响的研究,H319
- On the Limitations of Translatability,H315.9
- 当代汉语语境下的零翻译现象初探,H315.9
-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探析,H059
- 从目的论视角探究言语幽默的英汉翻译,H315.9
- 《红楼梦》比喻辞格翻译对比研究,I046
- 古汉诗英译的跨文化视角研究,I0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