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鼠热适应相关基因消减文库的构建和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作 者: 肖军
导 师: 邹飞
学 校: 第一军医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热适应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 大鼠 基因 热休克蛋白(HSP) p53蛋白
分类号: R3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体在高温环境下适应和耐受能力的研究历来受到国内外关注。它决定了人类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否有效地适应高温环境,维持生存。从军事特殊环境医学的角度看,更要求在高温野战条件下保持战斗力。因此,研究热适应现象,探索促进机体热适应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高温战区指战员工作和战斗效率,减少中暑引起的非战斗减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索提高热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在阐明热适应分子机理的基础上。研究表明,热适应是一个受多因素调控的复杂过程,仅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还不足以明确解释热适应现象。因此,全面分离参与热适应的生物活性物质,揭示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发挥功能的途径,对于系统研究热适应分子机理尤为重要。 目的: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ll)技术,探讨热适应人鼠肝脏组织基囚的差异表达,力求在坯凶水平阐明热适应的本质。 方法:将封 6J群同胞、雄性 SD大鼠(n=6)平均分为热适应组(n二3)。和常温对照组*4人 利用数字化仿真气候室制备热适应动物模型。分别提取肝脏组织mRNA,采用SSH技术反转录dNA,酶切、接头连接后依次以热适应组和常温对照组cDNA作为tester,另一组cDNA作为driver进行连续两次消减杂交。巢式PCR产物连接T载体,转化宿主菌。扩增目的基因,采用 Differential Screening和 t,ev。rse Northern Blot技术进行筛选鉴定。阳性差异表达基因送交测序,结果提交GetleB。uk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 结果:热适应组模型动物获得了充分的热适应。从参比两组大鼠肝脏组织分别提纯了高质量的总RNA和mRNA,完整反转录为双链cDNA,Rsal彻底酶切,获得了长度均一性较好的短片段。高效连接特定接头,经过连续2轮消减杂交,构建了上调、下调表达2个热适应相关基因消减CDNA文库,经检测消减效率较高。巢式PCR扩增特异性高,使差异表达基因得到了指数扩增。产物连接 T载体并成功转化 TOP OF’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侄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得到分离。从上调表达消减文库中初步分离出 200个目的基因片段,经 Differential Screening和,everse Northern Blot技术筛选鉴定,确认其中25个基因为阳性差异表达基因。测序结果提交GeneBank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确定差导表达基因的编码蛋白,以及确认新基因。 结论:①首次将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应用于热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从基因差异表达的角度,系统研究热适应现象的分子机理。@构建了热适应相关基因上调、下调表达 C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分离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奠定了基础。③不同于以往文献从离体培养细胞水平报道HSP参与热耐受,本实验从基因差异表达的角度,在整体动物水平发现了热适应动物肝脏组织中也存在着HSP27、HSP86和“肿瘤抑制蛋白”一p53蛋白编码基因的上调表达,间接证实了热适应机体中存在HSP27、HSP86和p53蛋白的基础表达升高现象,说明HSP27、HSP86和 p53参与了热适应分子机制。④发现了 10个在热适应过程中表达上调的新基因EST,己经全部被GeneBank收录,登陆序列号:BM285377、 -4- BM378053-62。通过在此基础上扩增全长基因,可以表达新的蛋白质, 对深入研究热适应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⑤采用地高辛标记PCR探针替 代了传统 Differential Screening技术的同位素 P‘二dCTP探针,在继承其 高灵敏度和良好特异性的基础上避免了放射性污染,简化了实验操作。

全文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4-5
摘要  5-11
前言  11-20
第一部分  20-34
  材料与方法  20-25
  结果  25-31
  讨论  31-34
第二部分  34-55
  材料与方法  34-43
  结果  43-51
  讨论  51-55
第三部分  55-96
  材料与方法  55-64
  结果  64-90
  讨论  90-96
结论  96-98
参考文献  98-102
致谢  102-103
综述  103-108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3. 生物医学领域检索系统查询扩展技术研究,TP391.3
  4.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5.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6.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R285.5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8. BMP通路关键因子在人类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检测,R78
  9.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10. 基于RNA测序技术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囊转录组及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Q786
  11. 铝胁迫下小黑豆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及其铝胁迫响应基因的鉴定,S529
  12.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13. 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的1,3-丙二醇高产菌株选育,TQ923
  14.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15.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16. 基于随机森林的植物抗性基因识别方法研究,Q943
  17.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8.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19.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20.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21.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