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联合检测粪便中K-ras与p53基因诊断大肠癌

作 者: 李伟伟
导 师: 杨玉秀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消化内科
关键词: 大肠癌 粪便 K-ras p53 诊断
分类号: R735.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与目的:大肠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是第二位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西化,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恶性肿瘤中上升到第四位,男性则处于第二位。大肠上皮细胞从异常增生经腺瘤阶段发展到癌变平均需10年时间,这为早期筛查及预防提供了充分时间。但由于大肠癌早期多无症状,早期就诊者极少,待出现症状大多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徘徊在40%左右。因此早期筛查就尤其重要。 目前用于筛查的方法有:FOBT(粪便潜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各有利弊。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但它为侵入性检查,需肠道准备,有发生出血及穿孔危险。每年一次FOBT是唯一被临床实验证明能降低大肠癌死亡率的方法,但其敏感性较差需饮食限制。理想的筛查方法应具有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病人好的依从性及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筛查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现认为大肠癌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是由于逐步累积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具有肿瘤的特异性,且肿瘤细胞不断脱落入肠道或其异常分泌物进入肠道,为通过检测粪便中异常分泌物或异常细胞来诊断大肠癌提供了可能。 由于大肠癌在遗传学上的异质性,还没有发现一种在所有大肠癌中都异常表达的DNA分子标志物,单个基因检测对于散发性大肠癌敏感性在25%—60%之间。用于人群筛查受到限制。由于大肠癌发生在遗传学上是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改变的过程,因此多个基因联合检测用于大肠癌诊断也就成为必然。 本试验用PCR-SSCP银染色法,对大肠癌患者粪便中K-rasp53基因进行检测,并与癌组织中K-ras及p53基因相对比;同时与FOBT和CEA(癌胚抗原)比较,并以10例结肠镜检查正常的住院病人作为对照,探讨无创性大肠癌早期诊断及筛查方法。 材料与方法:31例大肠癌患者均为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病人,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和

全文目录


论文部分  10-39
  联合检测粪便K-rasp53基因诊断大肠癌  10-39
    前言  10-11
    材料与方法  11-19
    结果  19-24
    讨论  24-31
    小结  31-32
    附图  32-35
    参考文献  35-39
综述部分  39-49
  粪便分子学检测在大肠癌筛查中应用  39-49
    参考文献  44-49
缩写索引  49-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基于WinCE平台的故障分析仪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TP311.52
  2. 八作动器隔振平台的六自由度容错控制研究,TB535.1
  3. 稳态等离子发动机器壁腐蚀的光谱诊断,V433.9
  4. 基于PCA-SVM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故障诊断算法研究,V433.9
  5.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TP18
  7. 三容水箱系统故障诊断算法研究,TP277
  8. Let-7 microRNA在小鼠胎肺发育时期的表达检测及其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Q78
  9.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10. 下肢神经查体在L4-5及L5-S1LD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R681.53
  11. Slug对P53-MDM2系统的调控作用,R730.2
  12. 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U698
  13. 洱源农村畜禽粪便氮磷流失规律及控制方案研究,X712
  14.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研究,TM755
  15.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16.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7. 秸秆粪便沼气制肥联产工艺及设备试验研究,S141
  18. 10t/hm~2冬小麦氮素营养特性及诊断和氮肥运筹研究,S512.1
  19. 基于Web的课堂教学视频分析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
  20. 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方法研究,S155
  21. 弱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灌浆期弱光响应的定量研究,S51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肠肿瘤 > 大肠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