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碳视角下中国矿产品贸易策略分析

作 者: 肖番日
导 师: 郑传均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矿产品贸易 载能量 载碳量 低碳化策略 节能策略
分类号: F4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从低碳化视角(节能和减排)探究中国矿产品贸易产品结构优化,贸易质量提升,在扩大矿产品贸易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推动中国由矿产品贸易大国向矿产品贸易强国转变等问题。中国矿产品贸易现状特征是:非金属矿产以净出口为主,且以水泥为代表;金属矿产以净进口为主,且以铁矿砂及其精矿为代表。借鉴“生命周期法”构建了矿产品净进口载能量测度理论模型,计算数据表明,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能量结构为双向结构,金属矿产负向载能与非金属矿产正向载能。结合上述载能量模型与碳排放系数法,进一步构建了矿产净进口载碳量测度模型,得出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碳量结构是二极分化结构,其中,金属矿产品属于低碳矿产品,以铁矿砂为代表;非金属矿产品属于高碳矿产品,以水泥为代表。出现以上载能量与载碳量结构的原因在于:国内对于金属矿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但国内供应不足,国外供应充裕且矿石品质好,具备进口替代条件,由此形成金属矿产品净进口格局,金属矿产品成为低碳矿产品;国外对于非金属矿产品的进口需求比国内消费需求大,且国内供应充足,具备出口竞争优势,由此形成非金属矿产品净出口格局,非金属矿产品成为高碳矿产品。以提升进口质量,优化出口结构为原则,研究了矿产品进出口节能与低碳化策略,并针对金属矿产品与非金属矿产品制定了结构低碳化调整策略与节能策略,从而促进矿产品贸易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探索了中国矿产品贸易低碳化发展模式。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9
  1.1 选题背景  8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8-9
    1.2.1 研究目的  8-9
    1.2.2 研究意义  9
  1.3 文献综述  9-16
    1.3.1 中国矿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综述  9-10
    1.3.2 中国矿产品贸易策略研究综述  10-14
    1.3.3 国外矿产品低碳化研究综述  14-16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7
    1.4.1 研究思路  16-17
    1.4.2 研究方法  17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17-19
第2章 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19-32
  2.1 矿产品的界定  19-20
    2.1.1 海关对于矿产品的分类  19
    2.1.2 矿产品研究范畴的选定  19-20
  2.2 中国矿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20-23
  2.3 中国矿产品进口贸易现状  23-27
  2.4 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贸易  27-31
  2.5 本章小结  31-32
第3章 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能量测度及分析  32-40
  3.1 载能量测度方法  32-33
  3.2 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能量测度  33-36
    3.2.1 数据来源  33-34
    3.2.2 模型构建  34-36
  3.3 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能量实证结果分析  36-39
  3.4 本章小结  39-40
第4章 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碳量测度及评价  40-47
  4.1 载碳量测度方法  40
  4.2 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碳量测度  40-42
    4.2.1 数据来源  40
    4.2.2 模型构建  40-42
  4.3 中国矿产品净进口载碳量实证结果评价  42-46
  4.4 本章小结  46-47
第5章 中国矿产品贸易节能与低碳化策略  47-57
  5.1 中国矿产品贸易节能与低碳化基本思路  47-49
    5.1.1 中国矿产品进口节能与低碳化策略  47-48
    5.1.2 中国矿产品出口节能与低碳化策略  48-49
  5.2 中国矿产品贸易节能策略  49-52
    5.2.1 金属矿产品贸易节能策略  49-50
    5.2.2 非金属矿产品贸易节能策略  50-52
  5.3 中国矿产品贸易结构低碳化调整策略  52-56
    5.3.1 金属矿产品贸易低碳化调整策略  52-53
    5.3.2 非金属矿产品贸易低碳化调整策略  53-56
  5.4 本章小结  56-57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57-59
  6.1 主要研究结论  57
  6.2 论文创新与不足  57-58
    6.2.1 论文的创新点  57-58
    6.2.2 论文的不足  58
  6.3 研究展望  58-59
参考文献  59-64
附表  64-70
  附表1  64-65
  附表2  65-66
  附表3  66-67
  附表4  67-68
  附表5  68-69
  附表6  69-70
致谢  70-71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1

相似论文

  1. 中蒙边境贸易问题研究,F752.7
  2. 河南地区办公建筑绿色设计策略研究,TU243.2
  3. 立窑式水泥厂节能方法与供电网络损耗计算,TM343
  4. 基于IEEE 802.15.4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节能技术研究,TP212.9
  5.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TN929.5
  6. 萃取精馏过程流程集成节能策略的研究,TQ028.31
  7. 寒冷地区小城镇住宅节能设计策略研究,TU201.5
  8. 上海地区商业综合体设计节能策略初探,TU201.5
  9.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最优的QoS路由发现方法,TP212.9
  10. 重庆市办公建筑能耗特性及节能策略研究,TU201.5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策略及算法研究,TP212.9
  12. 高数据率WSN节能策略与QoS机制研究,TN929.5
  13. 北安公司改制过程中若干管理问题的研究,F426.92
  14.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15.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健品营销研究,F426.72
  16. 基于核心能力的服装品牌战略对比研究,F426.86
  17. 中石化森美泉州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F426.22
  18. 加油站便利店销售策略研究,F426.22
  19.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20. H化工企业冷却循环质量控制,F426.7
  21. 基于行为模式的小区公共家具用户需求研究,F426.88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