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毛藤多糖的提取及其药效学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杨惠麟
导 师: 孙志良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基础兽医学
关键词: 白毛藤 多糖苯酚-硫酸法 细胞因子 RT-PCR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37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 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药物残留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是真正的环保型药品。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中草药资源,但是还有很多中草药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因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中草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和光辉的前景。已有研究表明白毛藤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的作用。但对白毛藤多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关白毛藤多糖的含量测定及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免疫增强作用的机制还尚未见报道。【目的】 (1)探索白毛藤多糖的提取工艺。 (2)测定白毛藤多糖的含量。 (3)测定白毛藤多糖的体外抗菌活性。 (4)探讨白毛藤多糖对正常小鼠部分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 (1)采用改良水醇法,从白毛藤中提取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 (2)采用杯碟法测定其体外抗菌效果,并采用对倍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 (3)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自毛藤多糖高(H组)、中(M组)、低(L组)三个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连续腹腔注射7d后,用RT-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脾脏IL-2、IL-12、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白毛藤多糖的提取结果表明:在100g白毛藤全草粉末中提得水溶性粗多糖干物质为0.9637g。含量测定结果:多糖含量为2.44%,RSD=0.626%。 (2)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白毛藤多糖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抑菌作用的效果随多糖浓度增大而增强:其MIC分别为6.25mg/ml,3.175mg/ml,1.563mg/ml,3.175mg/ml。 (3)白毛藤多糖3个剂量组I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提高,M组、H组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0.05);M组、H组与C组相比,IL-12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0.01);白毛藤多糖L组、M组与C组相比,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的升高((?)<0.01);表明白毛藤多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促进IL-2、IL-12、TNF-α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全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前言  11-33
  1 白毛藤研究进展  11-13
    1.1 白毛藤概述  11-12
    1.2 白毛藤化学成分研究  12
    1.3 白毛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13
    1.4 白毛藤的临床应用现状  13
  2 多糖的研究概况  13-30
    2.1 多糖的研究领域  14-15
    2.2 来源和分类  15
    2.3 多糖的理化性质  15
    2.4 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15-18
    2.5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18-19
    2.6 多糖的生物活性  19-26
    2.7 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26-27
    2.8 多糖的研究不足  27-30
    2.9 展望  30
  3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30-33
    3.1 研究背景  30-32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33
第二章 白毛藤多糖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33-45
  1 材料与方法  33-37
    1.1 材料  33
    1.2 方法  33-37
  2 结果与分析  37-39
    2.1 白毛藤多糖的提取及鉴定结果  37-38
    2.2 白毛藤多糖的含量测定结果  38-39
  3 讨论  39-45
    3.1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39
    3.2 白毛藤多糖提取  39-40
    3.3 超声处理  40-41
    3.4 多糖的分离  41-42
    3.5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42-43
    3.6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43-45
第三章 白毛藤多糖的体外抑菌试验  45-50
  1 材料与方法  45-47
    1.1 材料  45-46
    1.2 方法  46-47
  2 结果与分析  47-49
    2.1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  47-48
    2.2 白毛藤多糖的抑菌试验结果  48-49
  3 讨论  49-50
第四章 白毛藤多糖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50-63
  1 材料与方法  50-55
    1.1 材料  50-52
    1.2 方法  52-55
  2 结果与分析  55-57
    2.1 脾脏总RNA的提取  55
    2.2 脾脏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55-57
  3 讨论  57-63
    3.1 中草药多糖免疫  57
    3.2 细胞因子  57-59
    3.3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  59-60
    3.4 实验结果的讨论  60-63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  63-64
  1 结论  63
  2 创新点  63-64
参考文献  64-71
致谢  71-72
作者简介  72

相似论文

  1.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2. 凡纳滨对虾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3. 昆虫OBP CSP和sid-1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Q78
  4.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5.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6. 小麦苗期磷胁迫诱导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S512.1
  7.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8. 多个猪IgGⅡB类Fc受体剪接异构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S828
  9.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10. 猪细小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S858.28
  11.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12.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R737.33
  13. 氟比洛芬酯对直肠癌病人术后血中IL-2、IL-6的影响,R614
  14. HCO3-、K+和HSO3-对大豆幼苗rbcL与rbcS表达及光合作用的影响,S565.1
  1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16.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CLC1基因鉴定和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17.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cel6B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S646.12
  18. 栀子苷及其代谢产物京尼平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R758.23
  19.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20. 过敏性紫癜免疫发病机制的探讨,R554.6
  21.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