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筛选及筛选方法研究

作 者: 宿晓东
导 师: 钱晓刚
学 校: 贵州大学
专 业: 植物营养
关键词: 玉米 耐低氮 氮素胁迫压力 筛选时期 筛选方法 植物营养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5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课题组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具有较好耐瘠高产特性的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等品种,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苗期耐低氮品种的筛选和筛选方法,初步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1.根据营养临界期的定义,本试验设计了“空格法”进行玉米氮素营养敏感时期筛选试验。试验设计中的处理2,即三叶期后完全营养液培养的3-4叶期,经过数据分析初步确定为玉米氮素营养基因型材料筛选的关键时期。 2.通过在不同的氮素营养胁迫压力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缺氮症状指数、总干重、根冠比及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分析来看,在处理2的氮素浓度0.05mol/L水平下差异显著,更适宜评价和筛选玉米耐低氮营养特性。因此,氮素胁迫压力0.05mol/L为玉米耐低氮品种筛选的氮素胁迫压力。 3.在氮素营养胁迫(氮素浓度0.05mol/L)条件下,20个玉米品种中:兴海201、兴黄单892、交三单交、雅玉2号、贵毕303、黔兴4号表现出较低的缺氮症状指数,这主要来源于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其中兴海201缺氮症状指数最低,表现出较好的耐低氮营养特性。 4.快速筛选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的指标为缺氮症状指数。通过对综合指标的分析得知,缺氮症状指数的变幅及变异系数最大。根据筛选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和各筛选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建立以缺氮症状指数为主,生物学产量为辅的指标是可靠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1-12
SUMMARY  12-13
1 绪论  13-22
  1.1 玉米氮素高效型品种筛选研究意义  14-15
  1.2 玉米低氮高效型品种筛选研究现状  15-19
    1.2.1 氮素的吸收转运  16
    1.2.2 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16-18
    1.2.3 氮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  18
    1.2.4 目前营养遗传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18-19
  1.3 贵州地区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筛选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  19-22
    1.3.1 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筛选的研究背景  19
    1.3.2 研究思路  19-20
    1.3.3 实验步骤  20-22
2 试验材料与方案  22-25
  2.1 参试材料  22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24
    2.2.1 玉米氮素胁迫压力筛选试验方案  22-23
    2.2.2 玉米氮素营养临界期的试验设计  23
    2.2.3 玉米低氮高效型品种筛选试验方案  23-24
  2.3 项目测定及分析  24-25
    2.3.1 植株含氮量的测定  24
    2.3.2 植株生物学性状的测定  24
    2.3.3 其他项目的测定  24-25
3 结果与分析  25-41
  3.1 玉米氮素筛选时期的研究  25-28
    3.1.1 不同时期缺氮处理对玉米缺氮症状恢复程度的影响  25
    3.1.2 不同时期缺氮处理对玉米地上部干重及生理形态的影响  25-26
    3.1.3 不同时期缺氮处理对玉米根长的影响  26-27
    3.1.4 不同时期缺氮处理对玉米吸氮量的影响  27-28
    3.1.5 不同时期缺氮处理对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28
    3.1.6 玉米氮素营养胁迫筛选时期的研究结果  28
  3.2 筛选压力的研究  28-35
    3.2.1 不同氮素胁迫压力对玉米缺氮症状的影响  29-30
    3.2.3 不同氮素营养胁迫压力对玉米品种总干重和根冠比的影响  30-32
    3.2.4 不同氮素胁迫压力对玉米吸氮量的影响  32-33
    3.2.5 不同氮素胁迫压力对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4
    3.2.6 玉米耐低氮品种筛选适宜的氮素胁迫压力是0.05 mol/L  34-35
  3.3 玉米耐低氮品种筛选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35-36
    3.3.1 通过对各指标值变异系数的分析  35
    3.3.2 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35-36
  3.4 直观快速筛选指标的建立  36-38
    3.4.1 不同玉米品种缺氮症状指数与光合产物的关系  36-37
    3.4.2 不同玉米品种缺氮症状指数与根冠比的关系  37
    3.4.3 不同玉米品种缺氮症状指数与吸氮量的关系  37-38
    3.4.4 不同玉米品种缺氮症状指数与氮素利用率的关系  38
  3.5 筛选指标主成分分析  38-39
  3.6 玉米耐低氮品种筛选结果  39-41
4 结论与应用探讨  41-43
  4.1 试验研究结论  41-42
    4.1.1 适合筛选低氮高效玉米品种的氮素浓度为0.05mol/L  41
    4.1.2 适合筛选低氮高效玉米品种的时期是4-5叶期  41
    4.1.3 快速筛选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的指标为缺氮症状指数  41
    4.1.4 本次试验筛选出的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是兴海201、兴黄单892、贵毕303、交三单交、雅玉2号和黔兴4号  41
    4.1.5 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玉米品种在氮素压力下的表现  41-42
  4.2 应用探讨  42-43
    4.2.1 玉米耐低氮基因型筛选的意义探讨  42-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9
附录  49-50

相似论文

  1.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2.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5. 两种赤眼蜂寄生行为的比较及种间竞争的研究,S476.3
  6.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7.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8.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9.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10.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1.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2.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3.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4.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15. 6个双列杂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株系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分析,S513
  16. 玉米四交群体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S513
  17.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氮素营养与生长监测研究,S513
  18. 玉米产量性状QTL定位与株型性状相关基因克隆,S513
  19. 玉米光周期敏感基因ZmELF4的克隆及功能验证,S513
  20. 玉米叶色突变基因al和yl的精细定位,S513
  21. 亚麻籽胶对玉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在乳化肠中的应用,TS23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