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我国自然资源权利体系重构的思考

作 者: 潘才敏
导 师: 熊文钊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经济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集体所有权 生存权 区际补偿
分类号: D922.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8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法律规定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使得自然资源的权益都集中在国家手中,权利体系上的缺陷隔绝了地方和地区居民从中分享利益以维持生存的天然权利要求。针对自然资源权利制度不合理、不清晰,自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地方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可持续、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把所有权制度作为问题的核心,着重分析了所有权在实现三方主体利益方面的实然和应然,并把自然资源权利制度分为最典型的矿产、土地、环境区际补偿三类加以分析。 论文的基本思想,是藉由对自然资源的权利属性、国家与集体所有权、地方居民生存权、法律与权利等法学基本范畴的探讨和分析,指出权利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动态考虑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国家、地方、居民的利益需求,达成合理分配自然资源权利、构建真正和谐社会的目的。 第一章是介绍性章节,主要介绍了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属性,阐明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总量大,种类齐全,但人均储量小,经济对资源需求的压力大。存在行政权利配置资源、忽视资源的资产属性、片面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公民、地方利益的问题。文章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资源政策的基本理念。最后,针对民族地方的特殊性做了阐述。 第二章中,笔者萃取自然资源权利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权利:矿产资源所有权和开采权、土地资源所有权和利用权、环境补偿的历史沿革、基本立法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其中,土地资源有其性质特殊性,是广大农民的生存依赖,所以必须维护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状态的稳定;环境补偿于法理并无定论,但自然灾害带来的对生态安全的重视,使其必然成为资源权利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 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笔者试图从法理的各个方面论证本文的基本思想——资源权利由地方居民分享——的正义性和合理性。笔者认为法律的本质是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制度实现,个体权利应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张扬。分析权属规定与取得途径,我们可以看到制度在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前言  9-11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法律属性和法律问题  11-20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法律意义  11-13
    一、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11-12
    二、自然资源的属性  12-13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法律问题  13-20
    一、我国自然资源当前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13-16
    二、可持续发展要求:基本理念和观点  16-17
    三、民族区域自治与现有资源法律制度  17-20
第二章 自然资源权利的法律分析  20-30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与开采权  20-23
    一、历史沿革  20-2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3
  第二节 土地资源所有权与利用权  23-26
    一、历史沿革  23-24
    二、对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批判  24-26
    三、土地资源的特殊性  26
  第三节 环境资源权益的区际补偿  26-30
    一、常义环境权  26-27
    二、基于常义环境权的环境(补偿)权益  27-28
    三、环境权益区际补偿的实现障碍  28-30
第三章 自然资源权利法理分析  30-53
  第一节 法律与权利的辨证  30-33
    一、法律的概念与本质  30-31
    二、权利的本质与地位  31-32
    三、张扬个体权利的正义性  32-33
  第二节 资源的权属规定和取得  33-38
    一、基本的权属规定  33-37
    二、所有权的取得  37-38
  第三节 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的正义之辩  38-47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国家所有权  38-42
    二、国家所有权的弊端  42-47
  第四节 自然法与生存权  47-53
    一、社会主义与自然法  47-49
    二、生存权  49-53
第四章 建构自然资源权利体系的基本设想  53-65
  第一节 矿产资源权利立法  53-60
    一、立法模式比较  53-55
    二、完善矿业权制度  55-58
    三、矿产资源补偿费  58-59
    四、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对国家所有权的替代可能性  59-60
  第二节 对我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构筑  60-63
    一、主体  60-61
    二、客体  61
    三、农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主体  61-62
    四、权利的取得和消灭  62-63
  第三节 环境资源区际补偿制度  63-65
    一、关键问题  63
    二、制度设想  63-65
结语  65-66
参考文献  66-70
后记  70-7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1-72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72

相似论文

  1.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205;F127
  2. 我国自然资源行政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922.6
  3. 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D923.2
  4. 论安全权,D911
  5. 国家所有权的定位及制度完善,D923.2
  6. 土地征收中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法律问题研究,D422.7
  7. 农民集体所有权制度研究,D922.32
  8.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法律缺陷及其变革方向,D922.32
  9. 城市流动摊贩的法律地位及其治理研究,D922.294
  10. 我国残疾人生存权保护中政府职责的法律问题研究,D669.69
  1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F061.2;F224
  12. 基本住房权宪法保护,D921
  13. 论温室气体减排量资源国家所有权,X321
  14. 对购房消费者生存权和银行抵押权之间的法律冲突研究,D923
  15. 环境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924.3
  16. 论我国行政救助制度的完善,D922.1
  17.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922.182.3
  18.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922.39
  19. 论宪政视角下弱势群体生存权的保护,D921
  20. 生存权的法理学分析,D911
  21. 自然资源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91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环境保护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