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舒肝健脾复方对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作 者: 刘珊珊
导 师: 王汝俊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疏肝健脾法 5-HT 离体肠管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是基于肠道高敏感性和高反应性基础上的功能异常。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系统,现代医学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仍缺少理想的疗法和药物。近期研究较多的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调节剂可改善IBS多个症状,但由于其副作用而限制了临床应用。中药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及副作用小的优势。而且从国内的临床疗效报道来看,中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本病的中医临床分型各家报道不一,但肝郁脾虚型是该病临床表现最多的证型之一,治疗多采用舒肝健脾理气法。舒肝健脾复方系本研究所临床经验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多获得良效。 本课题从IBS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动物模型的复制入手,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研究的IBS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舒肝健脾复方对实验性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不仅为临床用药、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而且对探讨中医治疗IBS的治法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1 IBS动物模型的复制 取出生后8—21d的大鼠,模型组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复制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正常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出生后6周及8周进行直肠扩张,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并测定致痉剂作用于模型大鼠离体肠管舒缩运动的升高幅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直肠扩张时,模型组大鼠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的压力阈值显著降低(P<0.01);离体肠管在加入致痉剂后模型组升高值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提示新生期肠道内的慢性炎症刺激,可以在成年后引起慢性内脏敏感性增高,模型大鼠的离体小肠对致痉剂的反应性增高。 2 舒肝健脾复方对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将五窝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泽马可组,后四组从第8—21天,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复制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分别在出生后第6周及8周进行直肠扩张,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8周后,分别给予蒸馏水、生理盐水、舒肝健脾复方5g/kg、舒肝健脾复方10g/kg、泽马可4mg/kg灌胃,每日一次,共两周,治疗后再次评估其腹部收缩反

全文目录


前言  10-11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26
  一、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1-24
    (一) 现代文献研究  11-19
    (二) 古代文献研究  19-21
    (三)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1-24
  二、动物模型及相关指标的选择  24-26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26-60
  实验一 IBS动物模型的复制  26-31
    1.引言  26
    2.材料  26-27
    3.方法  27-28
    4.统计方法  28
    5.结果  28-29
    6.讨论  29-31
  实验二 舒肝健脾复方对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31-43
    1.引言  31
    2.材料  31-32
    3.方法  32-35
    4.统计方法  35
    5.结果  35-39
    6.讨论  39-43
  实验三 舒肝健脾复方的抗炎、镇痛、止泻作用研究  43-49
    1.引言  43
    2.材料  43-44
    3.方法  44
    4.统计方法  44-45
    5.结果  45-48
    6.讨论  48-49
  实验四 舒肝健脾复方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49-54
    1.引言  49
    2.材料  49-50
    3.方法  50
    4.统计方法  50
    5.结果  50-53
    6.讨论  53-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60
第三部分  60-64
  附录  60-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R735.35
  2. NDGA联合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诱导凋亡的研究,R735.35
  3. 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子代血清CRH、COR和大脑多巴胺、5-羟色胺代谢的影响以及与行为的关系,R714.2
  4. 杭州社区人群主观乳糖不耐受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功能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R574
  5.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主客观乳糖不耐受的相关性研究,R574
  6. 功能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R574
  7. 乳糖摄入及精神心理因素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影响,R574
  8. 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冰水灌胃应激后肠功能紊乱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9. 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及证治规律研究,R259
  1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特点及肠道动力相关指标在症状发作中的作用,R574
  11. 小半夏汤防治肿瘤化疗性恶心呕吐作用及其5-HT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R273
  12. 隔药灸脐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246
  13. 肠宁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R259
  14. 疏肝健脾利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259
  15. 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5-HT在其中的作用,R651.2
  16. 感染后内脏高敏感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树突细胞对CD4~+T细胞的活化作用,R574
  17. 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R395
  18. 四磨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五羟色胺兴奋性受体的干预研究,R285.5
  19. 芳香运脾法及其代表方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作用机理的研究,R285.5
  20. 芳香化湿法及代表方药对D-IBS模型鼠肠动力、水液代谢及相关胃肠激素调控机理研究,R285.5
  21. 中药提取物对IBS-D大鼠物质代谢的影响,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