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邮政局所空间布局研究

作 者: 司马艺娜
导 师: 杜宁睿
学 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定位-配给模型 邮政局所 空间布局 可达性 评价
分类号: TU9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43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邮政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着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它庞大的邮政递送网络,带给人们的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巨大便利。但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脚步,近些年的城市空间格局以及人口分布结构和规模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方面的变化也对城市邮政设施的高效运作产生了影响。整体来看,现有的城市邮政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不再适应已经并正在经历变革的城市格局,再者,邮政局所的业务功能也逐渐随着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有所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城市的发展,重新定位邮政局所的功能及分布特色,找到适合于当前以及未来城市空间格局的邮政局所分布模式。 此次研究正是从城市空间格局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出发,利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及模型,试图用不同于传统规划的科学方法,来探索一种适合于新形势下城市邮政局所的空间优化分布模式。定位—配给模型,以其在寻找最优化空间分布选址方面的良好表现,被本篇用来作为分析最优化邮政局所空间分布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型。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整合运用,此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分布限制条件生成一系列不同的优化方案,来帮助规划决策者作出科学合理的空间选址决议。同时,通过对在不同限制条件下推导得出的优化方案进行的多方面的分析比较,决策者们也能对需要解决的空间分布问题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选取了湖北宜昌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进行案例研究。首先,评价分析宜昌市邮政局所的现状可达性,然后根据不同利益方的需求列出最优化空间选址目标,结合运用定位—配给模型进行选址分析,得到可供选择的城市邮政局所分布方案,最后对此优化方案与现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现状模式的改善和未来城市邮政设施的规划给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定位—配给模型推出的城市邮政设施选址优化方案进行可达性分析之后发现,城市邮政局所的空间可达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推而广之,此类在城市平面内寻找一系列基础设施点最佳位置的空间选址问题都可以通过运

全文目录


郑重声明  3-4
摘要  4-6
ABSTRACT  6-7
目录  7-10
图形目录  10-11
表格目录  11-12
1 引言  12-24
  1.1 研究背景  12-15
    1.1.1 邮政产业的时代变迁  13-14
    1.1.2 案例分析方法概述  14-15
  1.2 城市邮政产业问题分析  15-18
    1.2.1 城市快速增长  17
    1.2.2 用邮需求变化  17-18
  1.3 研究目标  18-19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8
    1.3.2 研究分目标  18-19
  1.4 研究问题  19
  1.5 假设条件  19
  1.6 研究区域  19-21
  1.7 论文框架  21-24
2 邮政产业发展综述及空间选址方法论  24-43
  2.1 概述  24
  2.2 邮政服务产业  24-28
    2.2.1 邮政服务产业特征  25-26
    2.2.2 通讯革命的严峻冲击  26-28
  2.3 中国的邮政服务业  28-32
    2.3.1 当代邮政构筑  29
    2.3.2 邮政设施层次系统  29-31
    2.3.3 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31
    2.3.4 未来空间结构改善  31-32
  2.4 可达性概念  32-33
  2.5 定位—配给模型  33-42
    2.5.1 模型的概念  34-35
    2.5.2 几种典型的数学模型  35-39
    2.5.3 模型的实现  39-41
    2.5.4 定位-配给模型及可达性分析  41-42
  2.6 小结  42-43
3 宜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邮政业供需分析  43-55
  3.1 概述  43-44
  3.2 地理位置  44
  3.3 区域特征  44-50
    3.3.1 城市发展进程  44-45
    3.3.2 城市总体规划  45-47
    3.3.3 城市人口特征  47-50
  3.4 用邮行为分析  50-53
    3.4.1 供应点分析  51-53
    3.4.2 需求点分析  53
  3.5 小结  53-55
4 空间选址分析及可达性评价  55-66
  4.1 概述  55-58
  4.2 可达性评价  58-59
    4.2.1 距离因子  58-59
    4.2.2 覆盖率因子  59
  4.3 空间选址优化目标  59-62
    4.3.1 邮政部门优化目标  60-61
    4.3.2 政府部门优化目标  61-62
  4.4 模型数据准备  62-64
    4.4.1 需求点空间分布数据集  63
    4.4.2 设施点空间分布数据集  63-64
    4.4.3 点属性数据表  64
  4.5 小结  64-66
5 优化空间选址模式及方案比较  66-78
  5.1 概述  66
  5.2 现状可达性分析  66-69
  5.3 优化空间布局模式  69-77
    5.3.1 场景Ⅰ:当地邮政部门优化选址形态及方案比较  69-72
    5.3.2 场景Ⅱ:当地政府优化选址形态及方案比较  72-77
  5.4 小结  77-78
6 结论及建议  78-82
  6.1 主要发现  78-79
  6.2 研究结论  79-80
  6.3 局限及建议  80-82
    6.3.1 研究局限  80-81
    6.3.2 研究建议  81-82
参考文献  82-85
附录  85-90
  附录1:问卷调查表  85-86
  附录2:实地采访提示性问题  86-87
  附录3:定位-配给模型输出文件内容  87-88
  附录4:定位-配给模型在ARCHINFO系统中的执行命令  88-89
  附录5:外业调查数据准备内容  89-90
后记  90

相似论文

  1.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2.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3.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4.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5.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6.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7.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8.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9. 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10.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11.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13. 灌区干旱评价系统研究,S423
  1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15. 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研究,G644
  16. 基于神经网络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X937
  17.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18. 南京市郊区蔬菜地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调查与安全评价,S631.1
  19.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研究,R445.2
  20. 烤烟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S572
  21. 帕金森病个体化诊疗的依从性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R74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