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

作 者: 奚正英
导 师: 孙淑清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纳米抗菌剂 最低抑菌浓度 抑菌圈 抗菌效果
分类号: TB3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27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受试菌株,通过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和抑菌圈试验检测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抑菌能力;并对纳米薄膜抗菌性能进行研究。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首先测定纳米TiO2、纳米ZnO抗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高杀菌浓度(MBC),这为纳米抗菌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添加量给出了一个参考值;通过试验对影响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的几个因素(抗菌剂浓度、光照时间、pH值与抗菌剂煅烧温度)进行探讨;通过抑菌圈试验更直接展现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在纳米薄膜抗菌试验中,比较经过不同热处理的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的差异,以及探讨了不同介质浸泡对抗菌剂性能的影响;检测抗菌剂作用时间的长短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抗菌剂在其浓度为1000ppm(最低抑菌浓度)以上时,对1×107~2×107cfu/mL(最高杀菌浓度)受试菌株的抑菌率可高达99.99%。在纳米薄膜抗菌试验中,测的热处理温度为400℃时候,抗菌效果最好,热处理温度越高,抗菌效率越低;通过对纳米TiO2薄膜的XRD、SEM分析,400℃热处理制得的纳米薄膜表面致密均匀,薄膜的厚度300~400nm,小于可见光波长,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另外,经过1d与7d作用时间抗菌剂的抗菌效果无明显变化,说明纳米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抗菌耐久性。而抗菌剂对不同细菌都具有抗菌效果,说明纳米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抗菌谱。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0-23
  1.1 微生物危害及抗菌材料的必要性  10-12
    1.1.1 微生物及其危害  10-11
    1.1.2 微生物在材料表面的生长  11
    1.1.3 常见的微生物抑制方法  11-12
  1.2 抗菌材料的发展  12-13
  1.3 纳米TiO_2光催化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13-15
  1.4 纳米TiO_2膜的制备方法  15-18
    1.4.1 基于纳米TiO_2溶胶的涂层方法  15-16
    1.4.2 制备TiO_2电化学方法  16-17
      1.4.2.1 阳极电沉积法  16
      1.4.2.2 阴极电沉积法  16
      1.4.2.3 电泳法制备TiO_2超微粒薄膜  16-17
    1.4.3 制备TiO_2薄膜的化学气相沉淀法  17
    1.4.4 制备TiO_2薄膜的物理方法  17
    1.4.5 制备TiO_2薄膜的组装方法  17-18
    1.4.6 喷雾热分解法  18
  1.5 抗菌剂抗菌动力学  18-22
    1.5.1 影响抗菌剂抗菌性能的主要因素  18-21
      1.5.1.1 抗菌剂的化学组成(品种)  18-19
      1.5.1.2 抗菌剂的分散状态  19
      1.5.1.3 抗菌剂的浓度  19
      1.5.1.4 微生物种类和生理构造  19-20
      1.5.1.5 微生物生理状态和变异状况  20
      1.5.1.6 环境因素  20-21
    1.5.2 正常增殖条件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21-22
  1.6 研究思路  22-23
    1.6.1 研究目的  22
    1.6.2 实验方法  22-23
第二章 纳米粉体抗菌性能的研究  23-43
  2.1 试验部分  23-27
    2.1.1 设备和试剂  23-24
    2.1.2 试验准备  24-25
      2.1.2.1 抗菌剂悬浮液制备和稀释  24
      2.1.2.2 受试菌液制备  24
      2.1.2.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24-25
      2.1.2.4 玻璃器皿的灭菌  25
    2.1.3 操作步骤  25-26
      2.1.3.1 培养基准备  25
      2.1.3.2 菌液活化  25
      2.1.3.3 菌液稀释  25
      2.1.3.4 “0”接触时间菌落数  25-26
      2.1.3.5 接种  26
      2.1.3.6 光照  26
      2.1.3.7 培养计数  26
    2.1.4 菌落数计算  26-27
      2.1.4.1 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26
      2.1.4.2 菌落计数方法  26
      2.1.4.3 结果计算  26-27
  2.2 最低抑菌浓度与最高杀菌浓度的测定  27
    2.2.1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27
      2.2.1.1 抗菌剂准备  27
      2.2.1.2 MIC的测定  27
    2.2.2 最高杀菌浓度测定  27
      2.2.2.1 抗菌剂准备  27
      2.2.2.2 MBC测定  27
  2.3 抑菌圈实验  27-28
  2.4 光催化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28-30
  2.5 结果与讨论  30-41
    2.5.1 最低抑菌浓度与最高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30-31
      2.5.1.1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30-31
      2.5.1.2 最高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31
    2.5.2 煅烧温度对纳米颗粒抗菌效果的影响  31-34
      2.5.2.1 不同煅烧温度的锐钛型TiO_2的抗菌对照  31-32
      2.5.2.2 不同煅烧温度的锐钛型ZnO的抗菌对照  32-34
    2.5.3 pH值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34-36
      2.5.3.1 pH值对TiO_2(G400)抗菌效果的影响  34-35
      2.5.3.2 pH值对ZnO(G400)抗菌效果的影响  35-36
    2.5.4 浓度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36-38
      2.5.4.1 TiO_2(G400)不同浓度下的抗菌效果  36-37
      2.5.4.2 ZnO(G400)不同浓度下的抗菌效果  37-38
    2.5.5 光照时间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38-40
      2.5.5.1 光照时间对TiO_2(G400)抗菌效果的影响  38-39
      2.5.5.2 光照时间对ZnO(G400)抗菌效果的影响  39-40
    2.5.6 抑菌圈试验  40-41
      2.5.6.1 TiO_2(G400)抑菌试验效果  40-41
      2.5.6.2 ZnO(G400)抑菌试验效果  41
  2.6 TiO_2薄膜的TEM分析  41-42
  2.7 本章小结  42-43
第三章 TiO_2薄膜抗菌性能的研究  43-53
  3.1 TiO_2薄膜的制备  43-44
  3.2 纳米薄膜抗菌试验的研究  44-46
    3.2.1 试验准备  44-45
      3.2.1.1 受试菌株准备  44
      3.2.1.2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44-45
      3.2.1.3 玻璃器皿的灭菌  45
      3.2.1.4 抗菌剂的准备  45
    3.2.2 操作步骤  45-46
      3.2.2.1 培养基准备  45
      3.2.2.2 菌液活化  45
      3.2.2.3 “0”接触时间菌落数测定  45
      3.2.2.4 接种  45
      3.2.2.5 活菌计数  45-46
      3.2.2.6 结果计算  46
  3.3 结果与讨论  46-49
    3.3.1 纳米陶瓷的抗菌效果  46
    3.3.2 光照时间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46-47
    3.3.3 不同热处理温度的镀膜陶瓷抗菌性研究  47-48
    3.3.4 不同介质浸渍样品的抗菌效果  48
    3.3.5 抗菌产品耐久性试验  48-49
  3.4 TiO_2薄膜的XRD、SEM分析  49-52
  3.5 TiO_2薄膜的EDS分析  52
  3.6 本章小结  52-53
第四章 全文总结  53-55
  4.1 影响抗菌剂抗菌能力的因素  53-54
    4.1.1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53
    4.1.2 抗菌剂的浓度的影响  53
    4.1.3 光照时间的影响  53-54
    4.1.4 pH值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54
  4.2 最低抑菌浓度和最高杀菌浓度  54-55
参考文献  55-58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无机氧化物载银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抑菌性能研究,TB383.1
  2. 山楂活性组份CP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R96
  3.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体外单独和联合药物敏感性检测,R759
  4. 盐酸沃尼妙林在猪体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研究,S858.28
  5. 五倍子提取物对清除钛板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增效研究,R285
  6. 磷酸锆纳米载银抗菌剂及其抗菌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内外抗菌效果和安全性研究,R401
  7. 配合物沉淀法制备ZnO/Ag复合纳米抗菌剂及其在TPI橡胶和NL乳胶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8. 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体外抗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S567.239
  9. 纳米无机复合抗菌粉体的制备与抗菌陶瓷的开发,TQ174.1
  10. 羊毛织物固定化乳铁蛋白抗菌性能研究,TS195.1
  11. 羊毛织物固定化溶菌酶抗菌整理研究,TS195.58
  12. 左氧氟沙星支气管和肺组织体液穿透性临床研究,R96
  13. ZnO/Ag纳米复合无机抗菌剂的制备、性能及在PVC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14. 天然乳铁蛋白和重组乳铁蛋白的体内、体外抗菌效果及机理研究,S852.61
  15. 纯钛表面纳米抗菌涂层制备及对口腔细菌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R783.6
  16. 季铵盐抗菌剂M在纤维素纤维上的整理工艺研究,TS195
  17. 杀菌剂在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TU991.2
  18. 添加抗菌剂后赝复硅橡胶抗菌效果的初步研究,R783.1
  19. 纳米氢氧化镁的抗菌性研究,TB383.1
  20. 生物抗菌包装体系及其对黑鱼品质影响的研究,TS25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特种结构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