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巴塞尔协议与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率管理研究

作 者: 孙风建
导 师: 余江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协议 内部评级法 长期次级金融债券
分类号: F832.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2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资本金充足率管理是商业银行“三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管理里面“安全性”的重要标准之一。从1998年巴塞尔协议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小于8%,到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把资本充足率管理作为该协议的三大支柱之一,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国际化要求已经走过了十六个年头。巴塞尔协议的制定及相应监管规则的出台对于全世界银行业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1993年首次公布了资本充足率的测算标准,将资本充足率作为一项指标纳入监管范围;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提出了对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的要求;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更加完善了对资本充足率的管理要求。然而,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大银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很难达到2004年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2004年巴塞尔协议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达到新资本协议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水平难度加大,近几年很难实施新协议所提倡的内部评级法。 本文首先对资本充足率的相关概念和巴塞尔协议的演进过程进行了介绍,然后着重分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两大难点,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率的对策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对策。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中资本充足率低的难点,本文提出了补充资本金的方案设计,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算出了在未来15年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补充资本金的数量。着重就营业税返还或降低、发行长期次级金融债券和上市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近几年内很难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难点,本文就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两大障碍——技术障碍和制度障碍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循序渐进积累内部评级法所需的数据基础和完善制度平台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出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补充的资本金的数量,并对补充资本金的方案进行了整体设计。

全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9-13
  1.1 选题的意义  9-10
  1.2 文献综述  10-11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1-13
第2章 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  13-27
  2.1 资本充足率的相关概念  13-17
    2.1.1 银行资本的定义  13-14
    2.1.2 银行资本的类型  14-15
    2.1.3 银行资本的衡量  15-16
    2.1.4 资本充足率的概念和作用  16-17
  2.2 1988年巴塞尔协议  17-22
    2.2.1 协议签署的背景  17-18
    2.2.2 协议的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主要内容  18-20
    2.2.3 协议的主要贡献  20-21
    2.2.4 协议的局限性  21-22
  2.3 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  22-27
    2.3.1 新协议签署的背景  22-23
    2.3.2 新协议的目标  23
    2.3.3 新协议的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23-25
    2.3.4 与旧协议相比进步之处  25-27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27-44
  3.1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现状  27-29
    3.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  27-28
    3.1.2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  28-29
  3.2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的难点研究  29-35
    3.2.1 达到新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难度增大  30-32
    3.2.2 短期内很难实施新协议所要求的内部评级法  32-35
  3.3 国有商业银行面对新协议的对策选择  35-44
    3.3.1 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选择  35-39
    3.3.2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框架建议  39-44
第4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补充资本金的数量分析  44-52
  4.1 经济增长速度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关系分析  44-48
    4.1.1 回归分析假设  44-45
    4.1.2 时间段选择  45-46
    4.1.3 相关系数及其相关性检验  46-47
    4.1.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47-48
  4.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补充资本金的数量估算  48-49
  4.3 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49
  4.4 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  49-52
    4.4.1 高估情况分析  50-51
    4.4.2 低估情况分析  51-52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52-64
  5.1 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案设计  52-53
  5.2 营业税减免或降低充实资本金的可行性分析与实证研究  53-56
    5.2.1 我国银行业营业税征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53-55
    5.2.2 营业税返还或降低充实国有银行资本金的实证分析  55-56
  5.3 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充实资本金的可行性研究  56-61
    5.3.1 国外商业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情况介绍  56-58
    5.3.2 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58-59
    5.3.3 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实证分析  59-61
  5.4 改制上市提高资本金充足率的可行性研  61-64
    5.4.1 上市筹资是补充资本金的有效方式  61-62
    5.4.2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可行性分析  62-64
结论  64-66
致谢  66-67
参考文献  67-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1

相似论文

  1.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下绩效考核研究,F832.2
  2. 新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管理,F832.2
  3. 交通银行零售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3
  4. 透过次贷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改革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F832.1
  5. 国有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F832.2
  6.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评价体系初探,F832.4;F224
  7. 资本充足率对信贷及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4;F124
  8. 信用卡信用风险识别度量研究,F224
  9. 丽州分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研究,F832.3
  10.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F832.3
  11. 去杠杆化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F224
  1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研究,F832.33
  13. 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存款保险定价的实证研究,F224
  14. 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风险管理中的客户评级研究,F832.2
  15.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F832.33
  16. 中国建设银行经济资本计量及其应用研究,F832.3
  17.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F832.33
  18. 基于BSC的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绩效管理研究,F832.33
  19. 湘西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问题研究,F832.2
  20.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F832.2
  21. 人民币走向可自由兑换的产权分析,F83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组织、银行 >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