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滑桩支挡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 者: 郑筱彦
导 师: 夏元友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岩土工程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抗滑桩 土拱效应 三维数值计算软件FLAC3D 桩间距
分类号: TU47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95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抗滑桩作为治理滑坡的有效工程措施,在世界各国滑坡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迄今为止,它是在滑坡治理中应用得最多的工程结构物。常用的抗滑桩内力分析方法把滑坡体和抗滑桩分开来考虑,把滑坡体和抗滑桩的相互作用简化为简单的力的作用,未考虑滑坡体和抗滑桩的变形协调及应力协调。而实际上,土拱效应是桩—土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方式,土拱效应关系到抗滑桩能否充分发挥抗滑支挡作用。影响抗滑桩的桩—土相互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桩土界面参数、推力大小、滑体及锚固层物理力学参数、及其桩体锚固深度、尺寸、强度等指标。建立各参数与桩—土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桩—土相互作用,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总结了抗滑桩的发展历史、目前通用的设计计算原理、设计步骤等。 (2)综述了抗滑桩中土拱效应的研究现状,从土拱的形成,合理桩间距以及土体性质对土拱效应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3)利用岩土工程三维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建立了三维模型并进行了参数数值试验,对全桩深度的土拱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土拱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选取滑体力学参数、桩尺寸和间距等参数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土拱效应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不同推力、滑体参数等条件下的抗滑桩设计提供指导。试验结果表明:抗滑桩的支挡作用,土拱效应是主要作用机理;不同滑体深度的土拱效应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推力下的土拱效应表现形式也不同;粘聚力高的滑体,有利于提高抗滑桩的加固效果,当粘聚力超过20kPa以后,提高幅度减小;较高的滑体内摩擦角有利于提高抗滑桩的加固效果,当内摩擦角超过30°时,影响减小;桩距增加会造成最大位移和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大,增加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桩间土挤出量过大,从而使得抗滑桩支挡失效;当取桩体尺寸1×1.5m时,在试验选取的参数条件下,桩体的临界桩间距大于6m;当取桩体尺寸2×3m时,在试验选取的参数条件下,桩体的临界桩间距大于8m。

全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8-17
  1.1 前言  8-9
  1.2 抗滑桩的研究现状  9-14
    1.2.1 抗滑桩的发展  9-10
    1.2.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研究现状  10-14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15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17
第2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  17-31
  2.1 概述  17-18
  2.2 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  18-19
  2.3 弹性桩内力计算  19-25
    2.3.1 弹性桩桩轴挠曲微分方程  19-20
    2.3.2 弹性桩计算的 K法  20-22
    2.3.3 弹性桩计算的m法  22-23
    2.3.4 地基系数为梯形变化时的处理  23-25
  2.4 刚性桩的内力计算  25-27
  2.5 抗滑桩滑动面以上受荷段内力和变位计算  27-29
  2.6 桩侧应力复核  29-31
第3章 被动桩的土拱效应问题  31-37
  3.1 概述  31-32
  3.2 土拱效应的形成原理  32-33
  3.3 合理的桩间距  33-37
第4章 抗滑桩的三维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37-76
  4.1 FLAC~3D程序简介  37-43
    4.1.1 FLAC~3D计算原理  38-40
    4.1.2 FLAC~3D的本构模型  40-43
  4.2 抗滑桩三维模型建立  43-44
  4.3 抗滑桩三维数值试验研究  44-76
    4.3.1 土拱效应数值试验分析  44-56
    4.3.2 滑体参数试验  56-66
    4.3.3 桩间距试验  66-74
    4.3.4 小结  74-76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76-79
  5.1 主要结论与成果  76-77
  5.2 展望  77-79
参考文献  79-8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相关论文  82-83
致谢  83

相似论文

  1. 高层建筑下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研究,TU457
  2. 振清二标K29+450~K29+900段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U418.52
  3. 岩体强度随机性与边坡可靠性研究,TD854.6
  4. 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TU43
  5. 膨胀岩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和防治措施研究,TU457
  6. 水对露天矿高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TD804
  7. 潘集寨滑坡稳定性与治理方案分析研究,P642.22
  8. 基于模糊理论的湖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区研究,U416.14
  9. 高陡边坡桥梁高墩设计与施工若干关键问题研究,U445.559
  10. 道路改扩建边坡稳定性控制及支护措施研究,U417.1
  11. 通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研究,U416.14
  12. 某铁路沿线黄土工程特性与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U212.22
  13. 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垃圾土强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TU43
  14. 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分析排土场边坡稳定性,TU43
  15. 白龙体育场滑坡抗滑桩失稳机制研究,P642.22
  16. 高陡软岩边坡滑坡预报方法的研究,P642.22
  17. 有限元法在略阳电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TU43
  18. 位移矢量角参数及其在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P642.22
  19.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桩—索—土相互作用研究,P642.22
  20. 大唐国际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TD824.7
  21. 基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的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TD854.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地基基础 > 桩基及深基础 > 桩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