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残余油的微观作用机理

作 者: 孔凡顺
导 师: 夏惠芬
学 校: 大庆石油学院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粘弹性 微观驱油 驱油机理
分类号: TE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6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聚合物微观驱油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一致认为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可以提高微观驱油效率,但尚无分开考虑聚合物溶液弹性在微观驱油过程中作用的研究,为此,本文从对粘弹性流体在带横向槽模型中的流动特性的研究出发,到对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和纯粘性的甘油溶液在各种岩心模型(盲端模型、斑状润湿模型、仿真模型)中驱油实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充分论证了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可以提高微观驱油效率,量化了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在微观驱油过程中的作用。 1.粘弹性流体在带横向槽(盲端)模型内的流动特征 本文针对真实地层条件下粘弹性流体在带横向槽模型中的流动特征进行了研究,选用了广泛用于计算粘弹性流体在复杂孔道中流动的上随体 Maxwell 本构方程,求得了实验条件下的流函数场和速度场,最终得到了实验条件下的速度等直线图和流线等直线图。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选模型可以充分体现出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粘弹效应。 2.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孔喉及盲端处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从理论上证明了由于毛管力和非均质性作用而存在于孔喉处的残余油珠在外力作用下是不可能被驱走的。 给出了在油湿岩心中用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和不同浓度甘油溶液的驱油结果。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对油湿盲端类残余油的驱替效率高于甘油溶液的,高出部分即认为是聚合物溶液的弹性造成的;从实验上证实聚合物溶液不能将水湿盲端中水驱残余油驱出,即聚合物溶液不能提高水湿岩心不可动残余油的驱替效率,而用聚合物溶液驱替水湿岩心中的残余油得出,聚合物溶液驱替可动油的残余油比水驱后的残余油要少。 3.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水驱后斑状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根据微观驱油实验给出了系列浓度聚合物溶液和系列粘度甘油溶液连续驱替残余油后的驱油效率增加值与粘度的关系。聚合物溶液和甘油溶液驱替残余油均使驱油效率提高和残余油饱和度下降,但聚合物溶液驱替的残余油量降低值和驱油效率增加值明显高于甘油溶液的,其差值认为是聚合物溶液的弹性造成的;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驱替残余油时,聚合物溶液浓度与残余油膜厚度的关系,即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加,无因次油膜厚度减小。并且,聚合物溶液驱油膜的驱替效率大于甘油溶液驱后的驱替效率,其差值同样是聚合物溶液弹性作用的结果。 4.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仿真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采用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驱替仿真类岩心实验,粘弹性的聚合物溶液使仿真岩心的驱油效率提高,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驱油效率增加,但由于剩余油的减少,驱油效率的增加值变缓,使残余油下降的幅度减少。聚合物溶液驱替非均质岩心时,可以大幅度提高该非均质岩心的驱油效率,降低其残余油饱和度,即聚合物溶液对非均质岩心的采收率比水驱的增加值高于均质岩心;对比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和纯粘性甘油溶液驱替仿真类岩心的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的残余油量明显小于甘油溶液驱,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对驱油效率的作用。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前言  8-13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8-10
    1. 宏观波及效率  8
    2. 聚合物溶液在油藏孔隙介质中的粘弹性  8-9
    3.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型  9
    4. 聚合物驱驱油机理的研究  9
    5. 微观渗流实验研究  9-10
  1.2 粘弹性流体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  10-11
    1. 粘弹性流体的本构方程  10
    2. 多孔介质模型  10-11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1-13
    1. 粘弹性流体在带横向槽(盲端)模型内的流动特征  11
    2.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孔喉及盲端处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11-12
    3.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水驱后斑状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12
    4.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仿真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12-13
第二章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在带横向槽孔隙模型中的流动特性  13-18
  2.1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模型  13
  2.2 孔隙模型及其参数  13-15
    1. 带横向槽的通道模型  13-14
    2. 几何参数  14
    3. 动力学参数  14
    4. 流变参数  14-15
  2.3 实用方程组  15-16
  2.4 粘弹性流体在带横向槽流道(盲端)中的流动特征  16-17
    1流速——速度场  16
    2流线——流场  16-17
  2.5 小结  17-18
第三章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孔喉及盲端处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18-38
  3.1 实验设备、材料及基本步骤  18-20
    1. 实验用药品  18
    2. 实验用岩心  18-19
    3. 驱油实验方案  19
    4. 驱油实验用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  19-20
  3.2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孔喉处圈闭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20-24
  3.3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油湿”盲端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24-32
    1. 聚合物溶液驱水驱后残余油——连续驱替的情况  24-30
    2. 不同驱替液驱后的残余油——分步驱替的情况  30-32
  3.4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水湿”盲端类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32-37
    1. 聚合物溶液驱水驱后残余油——连续驱替的情况  32-33
    2. 不同驱替液驱后的残余油图片——分步驱替的情况  33-37
  3.5 小结  37-38
第四章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水驱后斑状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38-49
  4.1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与残余油面积的关系  38-43
  4.2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与残余油膜厚度的关系  43-46
  4.3 驱替速度和驱替时间对油斑面积的影响  46-48
  4.4 小结  48-49
第五章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仿真类残余油的驱替机理  49-56
  5.1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仿真类残余油的作用  49-53
  5.2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对仿真类残余油的作用  53-55
  5.3 小结  55-56
结论  56-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0
大庆石油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  60-66

相似论文

  1. 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问题的研究,TD528.1
  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多裂纹扩展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U416.217
  3. 木复合材料热粘弹性本构研究与热成形模拟,TB332
  4. 软岩隧道施工时空效应研究,U451
  5. 高分子材料的线性与非线性分数算子本构关系研究,O177
  6. 敷设粘弹阻尼的矿用溜槽振动特性研究,TD521.2
  7. 基于人体膝关节建模的软骨力学特性分析,R318.01
  8. 萨中一类油层聚驱后注二元(P/S)可行性研究,TE357.4
  9. 适用于苏丹UNITY油田高温堵水剂的研究,TE39
  10. 盘式制动器制动噪声的数值模拟及分析,TB53
  11. 金属粉末的粘弹塑性本构方程的研究,O175
  12. 生化处理后含聚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可行性研究,TE39
  13. 分数导数粘弹性土层中单(群)桩水平振动特性研究,TU473.1
  14. Bola型组氨酸基表面活性剂(H_2D)及其复配体系的气/液界面吸附,O647.3
  15. 聚合物应力松弛和分数Maxwell模型研究,O631.13
  16.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分析,V435
  17. 提高采收率用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与评价,TE39
  18. 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TU93
  19. 阻尼器耗能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及地震作用取值分析,TU352.1
  20. FPS聚合物性能评价与驱油效果研究,TE357.4
  21. 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技术在包1块的应用,TE357.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 > 采收率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