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息伦理原则研究

作 者: 丁枫
导 师: 高兆明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道德生活 信息时代 现代社会 道德规范 信息交往 后工业时代 利益格局 娱乐方式 良性运行 存在方式
分类号: G201-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息时代的社会道德生活,必然要反映社会存在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社会的利益格局和演变动态,形成合理的价值主张,对于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并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的伦理秩序和个体的道德规范也相应处于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伦理意识模糊、伦理原则冲突、道德规范缺位等一系列问题。信息时代社会道德生活建立在后工业时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之上,是随着人们生存方式变化而对道德领域的必然要求。从人类文明启蒙时代确立起来的、并为马克思主义所坚持与捍卫平等的自由精神和法治精神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在交往平等和利益和谐的道德生活普遍要求下,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信息伦理原则的提出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社会信息交往的实践出发,针对信息交往行为系统中的诸要素和信息交往环境,试图总结人类信息交往行为中的伦理要求,构建信息伦理原则体系。本文确立的信息伦理原则包括公正原则、无害原则、功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发展原则。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7
前言  7-10
  一、选题缘由与目的  7-8
  二、本选题目前研究现状  8
  三、研究方法  8-9
  四、研究观点  9-10
第一章 信息伦理原则的确立依据  10-19
  第一节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  10-14
    一、生产方式:由制造“原子”为主转向制造“比特”为主  10-11
    二、工作方式:人们从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11
    三、生活方式: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织  11-12
    四、学习方式:从线性的、封闭式的学习转向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学习  12-13
    五、娱乐方式:从物质形态拓展到媒介形态  13-14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要求  14-19
    一、信息时代社会道德生活的现状  14-15
    二、信息伦理原则问题的提出  15-19
第二章 信息伦理的公平原则  19-26
  第一节 信息公平原则的伦理意义  20-24
    一、信息公平原则的伦理意义  20-22
    二、从信息渠道的善恶分析论公平原则  22-24
  第二节 信息公平原则的责任要求  24-26
    一、确认信息渠道的公平使用权  25
    二、自觉维护开放性信息渠道的畅通  25-26
    三、保障封闭性渠道的使用安全  26
第三章 信息伦理的无害原则  26-33
  第一节 信息无害原则的伦理意义  27-31
    一、信息内容的特点  27-29
    二、信息无害原则的伦理意义  29-31
  第二节 信息无害原则的责任要求  31-33
    一、行为主体对信息内容本身负责  31-32
    二、行为主体对信息传播对象  32
    三、行为主体对信息传播的社会影响负责  32-33
第四章 信息伦理的功利原则  33-40
  第一节 信息功利原则的伦理意义  34-38
    一、信息功利原则的伦理意义  34-36
    二、从信息手段的善恶分析论功利原则  36-38
  第二节 信息功利原则的责任要求  38-40
    一、个体选择信息手段要以实现社会利益为前提  39
    二、运用信息手段谋取个人利益须建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基础之上  39
    三、信息手段的综合要注重社会利益和个体利益的统一  39-40
    四、信息手段的优化在于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40
第五章 信息伦理的尊重原则  40-45
  第一节 信息尊重原则的伦理意义  41-43
    一、信息尊重原则的伦理意义  41-42
    二、从信息享用的善恶分析论尊重原则  42-43
  第二节 信息尊重原则的责任要求  43-45
    一、信息财富享用上的自主决断  44
    二、信息资源享用上的合理分享  44-45
    三、个人隐私交互上的知情同意  45
第六章 信息伦理的发展原则  45-52
  第一节 信息发展原则的伦理意义  46-49
    一、信息发展原则的伦理意义  46-47
    二、从信息生态的善恶分析论发展原则  47-49
  第二节 信息发展原则的责任要求  49-52
    一、保障信息安全  49-50
    二、保护信息资源  50
    三、消除信息污染  50
    四、提高信息公信力  50-51
    五、优化信息未来  51-52
参考文献  52-54
后记  54

相似论文

  1. 音乐现象学导论,J60-05
  2.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61
  3. 构建村民自治良性运行机制,D422.6
  4. 论政府权力良性运行机制,D623
  5. 污水灌溉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良性运行模式的研究,S274
  6. 反诉制度研究,D915.1
  7. 法治视野下的警察权,D912.1
  8. 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机制研究,D20
  9. 新型民族关系论,D633
  10. 上市公司重整计划批准制度研究,D922.29
  11. 小产权房若干问题的法律研究,D922.181;D923.2
  12. “关系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地质公园的产权及利益格局,F592.7
  13. 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G812.0
  14. 找寻后工业时代环境下的理想人居,TU986
  15. 唐·德里罗中期小说的死亡主题研究,I712.074
  16. 信息时代初期建筑形式探索,TU-86
  17. 先秦典籍语言伦理探究,B82-055
  18. 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初探,TU-0
  19.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F426.63
  20. 后工业时代我国城市中的商住两用建筑研究,TU2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信息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