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贽人性论思想对孟子“性善说”的复归与超越

作 者: 朱惠莉
导 师: 解光宇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性善说 心即理 性即理 童心说
分类号: B248.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性”范畴在宋明时期的逻辑发展为线索,考察了宋明时期几位重要的理学农对“性”范畴的概说,力图据此揭示出李贽的思想学说与孟子的思想学说的关系——李的思想既是对孟子思想的复归,又是在吸取历来对孟子思想学说的阐发之后,对孟子思想的超越。 宋初,周敦颐首先提出性的来源问题,认为性源于天道。张载从气本论出发,将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从根本上讲是至善至美的,天性的本质是“诚”。他用气禀来解释“气质之性”的产生和人人及人物之间“性”的差别。二程则认为性来自它的本体—天理,提出了“性即理”的命题。不过,二程继承了张载关于“气质之性”的理论。胡宏与二程的性理观具有相同的地方:即他们都把性、理与天命直接联系起来,视性、理同属天命;不同的地方在于:胡宏认为性是宇宙本体,而理则不具有这一基本属性,性与理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朱子综合了周、张、二程以及胡宏的思想。在朱子的哲学逻辑结构中,理、太极、道是同实异名的范畴,他虽然说“性即理”,但他只是将性看作理在不同地方、不同场所表现的不同的形态。他批判了张载和二程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天命之性是专言理的,是完美无缺的、是至善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的相杂,因此,也决定了它的两重性。 程朱理学强调一种外在的、强制的力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外在的理性规范,从而束缚和限制人的个性的形成及发展。与此相反,陆王则力求使性体由外向内转移,反对理的过度专制,力图为确认人的个体及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在理论上提供证据。陆象山虽然说心即性,但他还没有完全摆脱程朱的理论框架,认为性凌驾在心之上。后来王阳明对此进行了调整,将性体归置于心体之下。王阳明以良知立说,良知既不同于普遍之理,又有个体之心,其内在特点表现为心与理的融合。所谓“心即理”,便可以看作是这一内涵的概述。其一,普遍之理还原为个体之心,或以心说理;其二,个体之心还原为普遍之理,或

全文目录


前言  8-10
第一章 宋初对“性”范畴再探讨的初步展开  10-21
  第一节 宋以前的“性”范畴理论  10-13
  第二节 周敦颐的“诚”体说  13-16
  第三节 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16-21
第二章 二程的“性即理”说  21-29
  第一节 对历史上人性论的批判及“性即理”的提出  21-23
  第二节 二程的“善恶”、“利欲”观  23-26
  第三节 二程的“主敬”、“识仁”观  26-29
第三章 胡宏“性本体”论的非正统思想  29-37
  第一节 性乃天下之大本  29-32
  第二节 性超善恶  32-33
  第三节 欲求仁者,必先识心  33-37
第四章 朱熹对周、张诸儒的“性”范畴理论的总结  37-46
  第一节 对孔孟以降“性”范畴理论的批判  37-39
  第二节 朱熹的“性”观  39-43
  第三节 为圣之道  43-46
第五章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性一元论思想  46-55
  第一节 陆九渊的“心即理”的思想  46-48
  第二节 王阳明的良知说  48-55
第六章 李贽童心说——对孟子性善说的复归和超越  55-71
  第一节 童心乃最初一今之本心  55-58
  第二节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58-60
  第三节 对假道学的批判  60-64
  第四节 主张独立的人格,追求多元化的个性  64-68
  第五节 李贽身后的影响  68-71
结束语  71-72
主要参考书目  72-73
后记  73-74
附录  74

相似论文

  1. 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研究,I207.412
  2. 论郑玄、孔颖达、朱子、阳明对《大学》之诠释,B244.7
  3. 李贽与卢梭诗学比较,I0-03
  4. 试论契嵩思想之“谈辩境域”,B949.9
  5. 陆九渊人生哲学研究,B244.8
  6.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B248.2
  7. 王阳明“四句教”解读,B248.2
  8. 王阳明的心物关系研究,B248.2
  9. 顾宪成实学思想研究,B248
  10. 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儒学诠释学,B244.7
  11. 简论王阳明的心性论,B248.2
  12. 郑齐斗与朝鲜阳明思想体系的立言,B312
  13. 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的实质及其哲学意义,B244
  14. 本心与自由,B244.8
  15.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I206.2
  16. 李贽之禅学研究,B948
  17. 李贽“童心说”的伦理意蕴,B248.91
  18. 李贽“童心说”及其文学实践,I206.2
  19. 李贽“童心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I206.2
  20. 试论李贽“童心说”及其思想渊源,I206.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明代哲学(1368~1644年) > 李贽(1527~1602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