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具有未建模动态的不确定非线性参数化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作 者: 孙玮
导 师: 刘玉生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关键词: 未建模动态 非线性 自适应 鲁棒性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
分类号: TP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们对实际系统进行控制研究时,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系统的准确的模型,或者无法使模型精确化;另一方面为了研究的方便,常常将系统简化处理,选择比较简单的降阶模型,从而导致系统部分动态特性的丢失,这部分不确定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未建模动态。未建模动态几乎存在于任何实际系统中,如果忽略掉未建模动态,而仅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的控制器应用于实际系统时,其控制效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有时甚至会使系统不稳定。为了能将针对模型进行设计的控制器更好的运用于实际系统,达到理想的控制要求,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在进行控制器设计时,对未建模动态进行考虑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文献介绍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将未建模动态对系统的影响考虑进去,针对一类具有未建模动态的不确定非线性参数化系统,基于Lyapunov函数法,在设计中采用一种辅助动态信号来抑制未建模动态,同时对系统中所存在的其他不确定项的边界函数进行分数参数化,改进了一种新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通过Lyapunov稳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未建模动态和其他不确定性共存时,系统中所有信号仍然有界,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鲁棒稳定。通过MATLAB仿真试验表明,文献所提出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不适用于具有未建模动态的非线性参数化不确定系统,而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通过适当调整控制参数,可以使状态量以任意的精度趋于平衡点。因此,本文的算法确实具有很强的鲁棒稳定性,明显优于有关文献提出的方案。

全文目录


1 绪论  5-10
  1.1 自适应控制的提出及发展  5-6
  1.2 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6-8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8-10
2 预备知识  10-15
  2.1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10-12
  2.2 输入-状态实际稳定  12-15
3 问题的提出  15-18
  3.1 一类具有未建模动态的不确定非线性参数化系统  15-16
  3.2 基本假设  16-18
4 非线性参数化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18-31
5 仿真试验  31-43
  5.1 系统的描述  31-32
  5.2 控制器的设计  32-33
  5.3 仿真结果分析  33-43
    5.3.1 与相关文献提出的控制器的仿真结果的比较  34
    5.3.2 不同控制器参数的仿真结果的比较  34-43
6 结论与展望  43-44
参考文献  44-48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48-49
声明  49-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2.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3.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V448.22
  4. 基于陀螺和星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研究,V448.2
  5.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6.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7. 基于DSP的感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系统的研究,TM346
  8.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9.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10. 半导体激光器热电控制技术研究,TN248.4
  11. 基于FPGA的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器设计,TN722.75
  12.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N919.81
  13.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4. 基于滑动相关双门限的扩频码同步捕获技术的研究,TN914.42
  15.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及频率自适应算法研究,TN914.41
  16. 多载波CDMA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TN929.533
  17. 基于纹理特征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P391.41
  18. 图像分割中阴影去除算法的研究,TP391.41
  19. 红外成像目标模拟电阻阵电控系统研制,TJ765.4
  20. 非线性变结构导引规律的研究,TJ765
  21. 一类欠驱动Lagrangian系统的最优同步控制,TP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基础理论 > 自动控制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