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商代的农业经济与殷商文明

作 者: 王惠苑
导 师: 李民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环境 主体地位 殷商文明
分类号: K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2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商代典型的聚落遗址材料为依据,结合有关的文献材料,试图对商代农业的在当时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发展水平作一探讨和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则是本文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 商代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有相对较高水平的关键。文章从商时期的气候、雨量、地貌、及土壤条件入手,分析了商代优越的生态环境对商代农业的影响。 第二章 商代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对了解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认识该社会的经济形态,是很重要的因素。商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种类较全。主要有翻土、中耕、收割、脱粒等几类。其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商代农作物的种类。农作物的种类也是反映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种类繁多,表明人们训育植物为人工栽培的能力强,是农业发达的重要表现。商代农作物种类主要有:禾、黍、稻、麦、高粱等。 第四章 商代农业的主体地位与殷商文明。本章从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地位为契入点,分析了商代农业的亩产量,从直观上肯定了农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从农业对城市的影响及农业对手工业的影响两方面肯定当时全社会对农业的依赖,农业是商代社会繁荣的基础,不仅是社会经济,甚至整个殷商文明都是以此为物质条件来发展的。

全文目录


前言  6-8
第一章 商代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  8-15
第二章 商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15-24
第三章 商代的农作物种类  24-28
第四章 商代农业的主体地位与殷商文明  28-55
  第一节 农业的主体地位  28-34
  第二节 商代粮食亩产量的推测  34-38
  第三节 农业对城市的影响  38-48
  第四节 农业对手工业的影响  48-55
第五章 结论  55-56
后记  56

相似论文

  1.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2.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3. 河南境内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X52
  4. 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5. 宜兴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X592
  6.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研究,F320.1
  7. 淮南市农民增收对策研究,F323.8
  8.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9.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0. 金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F320.1
  11.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F320.1
  12.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13.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14.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15. 温州市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研究,D422.6
  16.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17. 淮安市农民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725
  18. 里下河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X592
  19.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20. 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F320.1
  21. 农业供应链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S126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 三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 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