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喷气系统设计与燃烧特性分析

作 者: 郭晓亮
导 师: 袁银南
学 校: 江苏大学
专 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关键词: LPG 柴油 双燃料发动机 电控单元 排放 燃烧特性
分类号: TK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8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日渐减少、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以及各国政府对城市汽车排放的严格控制,都促使人们去寻找可以代替石油的清洁能源。作为车用发动机代用燃料,液化石油气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可有效地缓和这一矛盾,在降低发动机烟度排放、改善发动机燃烧性能上有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在对LPG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电控LPG燃料供给系统,实现了原柴油机的双燃料运行。系统以飞利浦P80C552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高速电磁阀作为执行元件,配合合理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来实现LPG喷射的精确控制。控制策略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将整个任务分成若干个较小的部分,每一个部分分担一定的功能。这种方案使得程序的各功能模块间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利于程序的标准化,便于阅读、维护和管理,并具有较好的扩展功能。 将开发的控制系统应用于洛拖LR6105Q型柴油机,对原柴油机与改装后的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证实了所设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利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放热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阐述了负荷、转速、掺烧比、供油提前角等因素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本文最后指出了系统开发应用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今后电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措施进行了展望。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0-23
  1.1 引言  10-11
  1.2 汽车的代用燃料  11-13
  1.3 燃气汽车的发展状况  13-17
    1.3.1 国外燃气汽车的发展状况  14-15
    1.3.2 我国燃气汽车的发展状况  15-17
  1.4 燃气汽车的供气系统控制  17-18
  1.5 燃烧分析的发展  18-21
    1.5.1 单燃料发动机燃烧分析的发展  18-20
    1.5.2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分析的发展  20-21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21-23
第二章 LPG燃烧特性和供给形式  23-32
  2.1 LPG的燃烧性能  23-26
    2.1.1 LPG的成分  23-24
    2.1.2 LPG的理化性能  24-25
    2.1.3 LPG作为发动机燃料的特点  25-26
  2.2 LPG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型式  26-27
  2.3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改装方案  27-30
    2.3.1 LPG的供给控制方式  27-28
    2.3.2 改装用发动机介绍  28-29
    2.3.3 LPG燃料供给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29-30
  2.4 本章小结  30-32
第三章 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设计  32-53
  3.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32-34
    3.1.1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32-33
    3.1.2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3-34
  3.2 单片机选型  34-35
  3.3 ECU硬件系统设计  35-41
    3.3.1 输入通道接口电路设计  35-38
    3.3.2 输出通道接口电路设计  38-39
    3.3.3 喷射时序控制电路  39-40
    3.3.4 喷射脉宽控制电路  40-41
  3.4 ECU软件体系结构  41-48
    3.4.1 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41-42
    3.4.2 软件系统设计  42-46
    3.4.3 数据存储及查表计算  46-48
  3.5 抗干扰系统设计  48-52
    3.5.1 控制系统的主要干扰源  48-49
    3.5.2 硬件系统抗干扰设计  49-51
    3.5.3 软件系统抗干扰设计  51-52
  3.6 本章小结  52-53
第四章 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分析  53-62
  4.1 实验装置及仪器  53-54
  4.2 排放分析  54-60
    4.2.1 烟度排放分析  54-57
    4.2.2 HC排放分析  57-58
    4.2.3 CO排放分析  58-59
    4.2.4 排气温度分析  59-60
  4.3 本章小结  60-62
第五章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实验研究  62-80
  5.1 双燃料发动机中LPG的掺烧比  62-64
    5.1.1 掺烧比的定义  62
    5.1.2 掺烧比对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62-64
  5.2 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计算模型的建立  64-69
    5.2.1 模型的前提和假设  64
    5.2.2 基本方程的建立  64-65
    5.2.3 方程中各参数的确定  65-69
  5.3 示功图的测量  69-71
    5.3.1 示功图测量装置  69-71
    5.3.2 压力传感器  71
  5.4 示功图分析  71-74
  5.5 放热率分析  74-76
  5.6 滞燃期分析  76-77
  5.7 供油提前角对气缸压力和燃烧放热率的影响  77-78
  5.8 本章小结  78-80
第6章 结束语  80-83
  6.1 结论  80-82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82-83
致谢  83-84
参考文献  84-88
附录A  88-89
附录B  89-90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90

相似论文

  1. 超临界甲醇法从煎炸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TE667
  2.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3.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4. 树脂催化废食用油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试验研究,TE667
  5.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6. 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制备环氧氯丙烷,TQ223.26
  7. 不同大气压力下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TE667
  8.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及降低其冷凝点的研究,TE667
  9.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X502
  10.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11. 生物柴油及其与石化柴油混合燃料润滑性能的对比研究,S232.6
  12.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13.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TE667
  14.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对生物柴油制备工艺的优化,TE667
  15. 乳化柴油在S195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TE626.24
  16.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17.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研究,X321
  18.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9.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20.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双季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S511
  21.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燃机 > 其他燃料的内燃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