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文流域模型在水沙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作 者: 董先勇
导 师: 缪韧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土壤侵蚀 紫色土 小流域 过程模拟
分类号: P33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5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文模型是水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丰富了水文学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手段,并随着水文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促进了水文学的总体发展。 概念性水文流域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它与物理模型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受到水文学家和水文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创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新安江模型经过将近半个世纪不断修改完善,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成熟的水文模型。它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湿润季节的应用中取得巨大成功。 土壤侵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严重的土壤侵蚀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土壤侵蚀作为对地表土层的破坏,使土地生产潜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被侵蚀的物质汇集到河网中成为河流泥沙的来源。 水土保持是人类用以减少和抑制土壤侵蚀,保护水土资源的有效措施。但它们都必须以研究水土流失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为前提。土壤侵蚀的定量化研究着重于土壤侵蚀量的预测预报,对土壤侵蚀的速率和强度进行评估等。土壤侵蚀量是正确评价综合治理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布设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区域治理规划的依据。 四川盆地丘陵区总土地面积15.8 万km2,主要为紫色土。其侵蚀面积之广和侵蚀强度之大,仅次于我国北方的黄土。其土壤侵蚀强度达5897t/(km2·yr)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7.71 万km2,占区内总土地面积的48.8%,年流失表土3.77 亿吨,占全省土壤侵蚀量的36.7%。紫色土的侵蚀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四川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第一章 绪论  10-28
  1.1 土壤侵蚀的研究与发展  11-20
    1.1.1 国外土壤侵蚀的研究与发展  11-14
    1.1.2 国内土壤侵蚀的研究与发展  14-20
      1.1.2.1 经验统计模型  14-17
      1.1.2.2 物理成因模型  17-20
  1.2 土壤侵蚀力的研究  20-22
  1.3 流域水文模型  22-25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5-27
  1.5 研究内容  27-28
第二章 研究流域概况  28-32
  2.1 试验地所在集水区的基本概况  28-29
    2.1.1 流域的基本情况  28
    2.1.2 土地利用现状  28
    2.1.3 地貌与地质  28
    2.1.4 水文气象  28-29
    2.1.5 植被状况  29
    2.1.6 农田分布  29
    2.1.7 水利设施  29
  2.2 试验地的基本理化性质  29-30
    2.2.1 土壤基本性质  29-30
    2.2.2 土壤水力学性质  30
  2.3 研究方法  30-32
    2.3.1 观测尺度设计  30
    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0-31
    2.3.3 资料选择  31-32
第三章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  32-44
  3.1 蒸散发计算  33-35
    3.1.1 原理  33
    3.1.2 模型结构  33-35
  3.2 产流量计算  35-37
    3.2.1 不透水面积产流量RB计算  35
    3.2.2 透水面积产流量R计算  35-37
      3.2.2.1 原理  35-36
      3.2.2.2 模型结构  36-37
  3.3 分水源计算  37-40
    3.3.1 原理  37-38
    3.3.2 模型结构  38-40
  3.4 汇流计算  40-43
    3.4.1 地表径流汇流计算  40-42
    3.4.2 壤中流汇流  42
    3.4.3 地下径流汇流  42
    3.4.4 河网汇流  42-43
  3.5 不同时段长度的转换  43
  3.6 小结  43-44
第四章 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建立  44-60
  4.1 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结构  44-45
  4.2 流域产流模型的建立  45-46
  4.3 流域产沙模型的建立  46-58
    4.3.1 因子分析  46-52
      4.3.1.1 土壤因子分析  46-47
      4.3.1.2 下垫面因子分析  47-50
      4.3.1.3 降雨因子分析  50-52
      4.3.1.4 径流因子分析  52
    4.3.2 净雨产沙模型的建立  52-55
      4.3.2.1 建模思路  52-53
      4.3.2.2 公式推导  53-55
    4.3.3 径流输沙模型  55-58
      4.3.3.1 含沙量单位线的提出  55-57
      4.3.3.2 含沙量单位线的确定  57-58
    4.3.4 流域产沙模型计算  58
  4.4 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计算  58-59
  4.5 小结  59-60
第五章 小流域产流产沙过程模拟  60-75
  5.1 模型参数率定  60-63
    5.1.1 新安江模型参数  60-62
    5.1.2 流域产沙模型参数  62-63
  5.2 过程模拟结果  63-74
    5.2.1 流量过程模拟结果  63-68
    5.2.2 含沙量过程模拟结果  68-72
    5.2.3 输沙率过程模拟结果  72-74
  5.3 小结  74-75
第六章 结论、问题及展望  75-81
  6.1 研究总结  75-77
    6.1.1 流域产流模型  75
    6.1.2 流域产沙模型  75-77
      6.1.2.1 主要成果  75-76
      6.1.2.2 存在问题  76-77
  6.2 问题及展望  77-81
    6.2.1 水文流域模型  77-78
    6.2.2 土壤侵蚀模型  78-81
附图  81-87
  附图1 土地利用图  81-82
  附图2 地貌图  82-83
  附图3 植被图  83-84
  附图4 土壤图  84-85
  附图5 集水区三角测流堰  85
  附图6 小流域测流堰  85-86
  附图7 虹吸式自计式雨量器  86
  附图8 E-601蒸发器  86-87
参考文献  87-91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91-92
声明  92-93
致谢  93-94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3.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水污染效应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X52
  4.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5. 东北黑土冻融作用机理与春季解冻期土壤侵蚀模拟研究,S157
  6. 长乐江流域大气氮、磷沉降及其在区域营养物质循环中的贡献,X131.2
  7. 长三角地区典型稻作流域农田氮平衡及氮负荷研究,S158.3
  8. 集体化时代吕梁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初探,S157
  9.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不同类型小流域氮流失规律分析,X52
  10. 干旱对海河流域典型森林土壤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研究,X820.3
  11. 汉江流域文化线路上的传统村镇聚落类型研究,TU982.29
  12.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3. 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生态哲学研究,F127
  14. AnnAGNPS模型在四岭水库小流域非点源控制中的应用研究,X52
  15.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与分配模式研究,X321
  16.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S157
  17. GIS技术支持下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研究,S157
  18. 辽河流域堤坝建设研究(1912~1931),K258
  19. 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K249
  20. 鳌江流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研究,F127
  21. 湘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TV213.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 > 水文实验 > 水文模型实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