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六轮自主移动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的研究

作 者: 江水明
导 师: 范元勋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六轮自主移动机器人 非平整地面 运动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
分类号: TP2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8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六轮自主移动机器人行走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问题。按照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地形环境工作的要求,设计了六轮摇臂式行走机构的总体结构和参数。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基于后退方法的思想设计了可靠、稳定的跟踪控制律,使得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跟踪预设的轨迹。考虑到机器人在非平整地面上运行时轮子与地面的滑转位移,由D—H坐标变换法推导了各个车轮的正、逆运动学模型,为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和自主导航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还建立了机器人四轮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其稳态特性、动态特性和自主控制的问题,验证了所研究机器人结构参数的合理性。对比例控制、常规前馈—反馈控制和改进的前馈—反馈转向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验证了改进的前馈—反馈转向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地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提高系统设计的灵活性。最后,要求机器人在非平整地面完成复杂的任务,提出了一种考虑机器人稳定的主动悬架控制的思想,并提出一种通过基于刚体运动学方程的轮—地面接触角估算方法来获得机器人工作地形起伏信息的方法。本文的结果为六轮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与运动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建模与分析思路也可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全文目录


1 绪论  7-14
  1.1 概述  7-8
  1.2 国内外移动机器人发展概况  8-10
    1.2.1 国外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8-9
    1.2.2 国内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9-10
  1.3 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的研究概况  10-13
  1.4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3
  1.5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4
2 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总体设计的研究  14-24
  2.1 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的功能分析和设计要求  14
  2.2 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总体方案设计  14-16
    2.2.1 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的型式  14-15
    2.2.2 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的总体方案设计  15-16
  2.3 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总体参数设计  16-22
    2.3.1 驱动电机功率确定  16-19
    2.3.3 转向电机功率确定  19-20
    2.3.4 抬腿用电机功率确定  20-22
    2.3.5 臂架伸缩用电机功率的确定  22
  2.4 移动机器人总体结构  22-23
  2.5 小结  23-24
3 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及控制  24-46
  3.1 引言  24
  3.2 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24-30
    3.2.1 前轮转向运动学模型描述  24-25
    3.2.2 四轮转向运动学模型描述  25-28
    3.2.3 移动机器人位姿误差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28-30
  3.3 基于运动学模型的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  30-36
    3.3.1 问题的描述  30-31
    3.3.2 基于运动学模型跟踪控制律设计  31-33
    3.3.3 分析与仿真  33-36
  3.4 移动机器人位姿运动学建模  36-45
    3.4.1 移动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36
    3.4.2 坐标系的建立  36-40
      3.4.2.1 D-H矩阵坐标变换  37-38
      3.4.2.2 坐标系的建立  38-40
    3.4.3 正运动学分析  40-42
    3.4.4 机器人车体正运动学模型  42-43
    3.4.5 逆运动学分析  43-45
  3.5 小结  45-46
4 移动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46-65
  4.1 引言  46
  4.2 四轮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46-52
    4.2.1 四轮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  46-50
    4.2.2 稳态特性分析  50-52
  4.3 动态特性分析  52-56
    4.3.1 后轮转向函数  52-53
    4.3.2 四轮转向对机器人横摆角速度的影响及稳定性分析  53-56
  4.4 控制及其仿真  56-64
    4.4.1 比例控制  57
    4.4.2 前馈——反馈控制  57-58
    4.4.3 改进的前馈——反馈控制  58-64
  4.5 小结  64-65
5 非平整地面移动机器人控制初步研究  65-75
  5.1 引言  65-66
  5.2 主动悬架式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问题  66-67
    5.2.1 问题的描述  66
    5.2.2 自由度分析  66-67
  5.3 轮——地面接触角估计  67-70
  5.4 主动悬架的控制  70-74
    5.4.1 稳定性测量分析  70-72
    5.4.2 机器人主动悬架的优化  72-74
  5.5 小结  74-75
6 结论  75-77
致谢  77-78
参考文献  78-81
附录  81-82
  附录A 车轮的正运动学模型  81-82
  附录B 车轮的逆运动学模型  82

相似论文

  1.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2. 长距离大运量胶带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TD528.1
  3.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若干非线性特性研究,TB552
  4. 柔性视觉检测站传感器标定与机器人本体校准技术的研究,TP212
  5. 基于刚体动力学模型对多肽折叠的分子动力学模拟,Q51
  6. 循环流化床电石渣脱硫实验研究,X701.3
  7. 穿戴式下肢康复训练器研究与初步实现,TP242
  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信企业客户群细分模型研究,F626
  9. 双足机器人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TP242
  10. 含时空扰动因素的城市交通流模型及其数值研究,U491.112
  11. SNCR过程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X701
  12. 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动力学研究,TD95
  13. 重型刮板输送机负载特性分析与耦合系统仿真,TD528.3
  14. 常温即食南美白对虾食品的研制,TS254.4
  15. 耐盐性魔芋吸水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TQ324.8
  16. 四轮月球车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跟踪研究,TP242
  17. 多节履带式煤矿井下搜索机器人本体设计及运动分析,TP242
  18. 机器鱼被动推进的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TP242.6
  19. 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活性染料的试验研究,X703
  20. 基于Simulink和VR工具的Skoda汽车的动力学模型仿真,TP391.9
  21. 城市空间演化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影响分析,TU98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机器人技术 > 机器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