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及其当代人格应用研究

作 者: 杨柳
导 师: 郑又贤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和谐 人格
分类号: A81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识人类世界的科学方法与根本观点,它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现实世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思考。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系统地分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动力、途径与最终目的,对历史与现实的人进行了整体性剖析,是我们解释人类世界一切现象事务的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立足于实践,批判了人的畸形发展与人的异化,树立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重提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具有重要的当代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了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实现建构社会主义自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尤其为了确保社会和谐能力的稳定坚实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付诸于塑造和谐人格的实践过程,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人格应用,进而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大地上世代永续发展下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7
目录  7-8
绪论  8-1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本内涵  12-36
  第一节 人性的结构维度  13-22
  第二节 人性的特征维度  22-25
  第三节 人性的现实维度  25-31
  第四节 遗传与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31-33
  第五节 人性与物性、神性  33-3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当代意义  36-42
  第一节 人类正确认识自身的方法  36-37
  第二节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根源  37-38
  第三节 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尺  38
  第四节 反对市场经济对人格式化  38-39
  第五节 提供人格教育的理论依据  39-4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人格应用  42-54
  第一节 人性与人格的关系  42-43
  第二节 和谐人格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43-46
  第三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塑造和谐人格  46-54
第四章 结论  54-56
参考文献  56-60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60-62
致谢  62-64
个人简历  64-66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3.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5. 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G631
  6.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8. 和谐教育视野下学业不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与研究,G420
  9.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1.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12.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13. 小学语文教材风波修辞析,G623.2
  14.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5.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6.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7.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8.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9. 预测任务下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研究,B841
  20.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G633.3
  21.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专题汇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