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有机-矿物缓释材料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 者: 高晓玲
导 师: 王艳
学 校: 山西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营养
关键词: 有机-矿物缓释材料 土壤养分 产量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玉米盆栽土培生物模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黄土状母质发育的石灰性土壤上,研究了施用4种有机-矿物缓释材料对玉米不同时期土壤养分的缓释效应、玉米产量及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情况,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 4种有机-矿物复合材料,在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土壤中的氮、磷、钾营养元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控。从总体土壤碱解氮的缓释效果来看,污泥+膨润土>污泥+沸石>腐植酸+沸石>腐植酸+膨润土;总体对速效磷缓释效果比较好的缓释材料为:污泥+膨润土>污泥+沸石>腐植酸+膨润土>腐植酸+沸石;从对土壤速效钾的缓释效果来看:污泥+膨润土>腐植酸+沸石>腐植酸+膨润土>污泥+沸石。 (2) 在4种不同的缓释材料组合中,腐植酸+沸石(F2)组合优化了玉米产量结构,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比CK高41.7%,其次为:腐植酸+膨润土>污泥+沸石>污泥+膨润土。从玉米的品质粗蛋白含量来看,腐植酸+沸石(F2)组合最好,污泥+沸石(N2)最差。 (3) 从玉米总的吸氮量、吸磷量来看,腐植酸+沸石(F2)组合最好,其它依次为:腐植酸+膨润土(F1)>污泥+膨润土(N1)>污泥+沸石(N2);总吸钾量:腐植酸+膨润土(F1)最好,污泥+膨润土(N1)最差。

全文目录


摘要  5-6
1 文献综述  6-14
  1.1 引言  6-13
    1.1.1 我国化肥的使用情况  6-7
    1.1.2 我国施用化肥存在的问题  7
    1.1.3 肥料不合理施用产生的不良影响  7-8
    1.1.4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8-9
    1.1.5 缓释/控释肥国内外研究动态  9-11
    1.1.6 缓释肥的控释材料  11
    1.1.7 缓释肥料存在的问题  11-13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13
    1.2.1 研究背景  13
    1.2.2 研究依据  13
    1.2.3 研究思路  13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14
2.材料与万摧  14-16
  2.1 试验材料  14
    2.1.1 供试土壤  14
    2.1.2 供试作物  14
    2.1.3 供试肥料  14
  2.2 试验方法  14-16
    2.2.1 试验设计  14-15
    2.2.2 试验实施与管理  15
    2.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5
    2.2.4 测定的项目和分析方法  15-16
3结果与分析  16-31
  3.1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动态影响  16-21
    3.1.1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时间土壤碱解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16-18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18-19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19-21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1
  3.2 不同处理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21-24
    3.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21-22
    3.2.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结构的影响  22-23
    3.2.3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量、株高的影响  23-24
  3.3 不同处理对玉米粗蛋白的影响  24
  3.4 不同处理对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24-27
    3.4.1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器官含氮量的影响  24-25
    3.4.2 不同处理对玉米的吸氮量的影响  25-26
    3.4.3 不同处理对玉米收获期地上部、根系吸氮量影响  26-27
    3.4.4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器官氮素营养转化率的影响  27
  3.5 不同处理对玉米含磷量影响  27-29
    3.5.1 不同处理对玉米含磷量的影响  27-28
    3.5.2 不同处理对玉米吸磷量的影响  28-29
    3.5.3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器官磷素营养转化率的影响  29
  3.6 不同处理对玉米钾素吸收状况的研究  29-31
    3.6.1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器官含钾量的影响  29-30
    3.6.2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器官的吸钾量的影响  30-31
    3.6.3 不同处理对玉米的不同器官钾元素营养转化率的影响  31
4.结论与讨论  31-36
  4.1 结论  31-33
  4.2 石灰性土壤缓释肥料对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缓释的机理探讨  33-35
    4.2.1 石灰性土壤缓释肥料对土壤中碱解氮缓释的机理  33
    4.2.2 石灰性土壤缓释肥料对土壤中速效磷缓释的机理  33-34
    4.2.3 石灰性土壤缓释肥料对土壤中速效钾缓释的机理  34-35
  4.3 问题与展望  35-36
参考文献  36-39
ABSTRACT  39-40
致谢  40

相似论文

  1.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2.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3.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4.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5.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不同耐淹性材料的光合参数差异,S565.4
  6.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7.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8.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9.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10.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1.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12.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3.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14.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15.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16. 不同退化程度喀斯特生态系统中根际土壤的养分变化特征,S158
  17.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18.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19. 花前干旱锻炼对花后干旱逆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20.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21. 赣东北再生稻轻型化种植模式播期优化及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