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晚清汉学与宋学的关系
作 者: 袁刚
导 师: 陈国庆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晚清 汉学 宋学 汉宋之争 汉宋调和
分类号: K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9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汉学与宋学是传统儒学的重要派别。清代前中期是汉学由兴起到全盛的时期。在这期间,汉学名家辈出,硕果累累,其声望与成就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此时的宋学却以其空谈、空疏遭到汉学家的猛烈批判,在汉学家强大的攻势面前,宋学的抵抗显得软弱无力。嘉道以后,随着清王朝统治出现日益严重的内外危机,汉学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以方东树作《汉学商兑》为起点,汉学在学术界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逐渐由盛转衰。与此同时,曾经一度消沉的宋学悄然浮出水面,大有复兴之势。但是,宋学在复兴的过程中没有完全否定汉学,许多宋学家深受汉学考证方法的影响,加之明末清初学者们对宋学的批评以及嘉道以后汉学所受的抨击都使学者们认识到:汉学与宋学二者之间其实并不存在根本分歧,而是可以兼容互补的。长期以来汉宋两家激烈的门户之争在此时被淡化,于是调和汉学与宋学在道、咸以后就日益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共识。晚清汉学与宋学关系的变化既是学术文化自身特点与学术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当时社会客观环境变迁与学者学术思维方式转变的结果。本文将结合中国近代学术转型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晚清汉学与宋学的关系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导论 7-12 一、汉学由盛而衰 12-22 (一) 汉学曾经是学术界的主流学派 12-16 (二) 汉学随社会变迁而逐渐衰微 16-18 (三) 汉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 18-22 二、宋学的短暂复兴 22-36 (一) 宋学复兴的原因 22-24 (二) 宋学复兴的基本状况 24-29 (三) 曾国藩与宋学复兴 29-33 (四) 晚清宋学的学术特征 33-36 三、汉学与宋学的折衷调和 36-56 (一) 汉宋之争 36-41 (二) 汉、宋从相争到调和 41-45 (三) 阮元对汉宋调和的初步贡献 45-49 (四) 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与汉宋调和 49-56 结语 56-58 参考文献 58-61 后记 61
|
相似论文
- 晚清汉译地理图说考述,K252
- 晚清洋务学堂(1862-1901)教育经费研究,K256
- 晚清狭邪小说的上海书写与想象,I207.42
- 晚清上海书寓长三的服饰形象研究,TS941.12
- 京汉铁路早期经营研究(1895-1912年),K252
- 晚清海外修学旅游政策研究,K252
- “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K252
- 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K256
- 分头介入与各自为政,K256
- 晚清警政及其反腐法制研究,D691
- 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K258
- 洪亮吉及其《春秋左传诂》评述,B249
- 晚清湘军的“三缘”特征研究,K252
- 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研究,K256
- The Issue of Patronag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H059
- 激进与保守之间——晚清宪政思想研究,D921
- 晚清中国人游记中的西方建筑描述研究,TU-09
- 从儒家“中和”思想看晚清外交中的和战交锋,K252
- 晚清民国时期西南鸦片流毒研究,K25
- 两广督抚与晚清华工出国,K250.6
- 宦海沉浮中的浪漫主义者—卢见曾,I207.2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