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植物提取物Ts-39与嘧霉胺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作 者: 王亚南
导 师: 曹克强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菌 植物提取物 化学药剂 混剂 增效作用
分类号: S48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首先通过测定用不同溶剂、不同植物材料与溶剂质量体积比、不同超声波提取时间获得的Ts-39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确定了Ts-39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分钟、按植物材料与溶剂质量体积比为1:10的条件进行提取抑菌效果较高。 采用Horsfall方法测定了原药嘧霉胺、腐霉利、百菌清分别与Ts-39混配后的增效作用,嘧霉胺增效比值较大;采用离体叶片法和温室盆栽试验验证了嘧霉胺与Ts-39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其中8T/2A处理增效作用最明显;用共毒系数法测定了8T/2A的共毒系数为137.04>120,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为最佳配比混剂。 在番茄八叶期通过盆栽试验对Ts-39的诱导抗病性进行了测定,包括下部诱导处理上部挑战接种(Sj)、上部诱导处理下部挑战接种(xj)、整株诱导处理整株挑战接种(Qsj和Qxj),在挑战接种前1~9天进行诱导处理,最后调查病情,结果发现整株诱导处理的植株病情最轻;下部诱导处理上部挑战接种的植株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性,其中sj6抗病性最明显;上部诱导处理的植株抗病性不明显;Qsj处理与sj处理的抑菌活性变化规律非常相似。结果表明诱导抗病性可能是Ts-39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在植株下部诱导处理后1、2、3、5、7、9天摘取植株诱导处理叶片上一叶位叶片测定POD、PPO、PAL酶活性变化,包括在植株下部叶片喷施Ts-39、喷施灰霉病菌孢子悬浮液、喷施清水共3个诱导处理。结果表明,清水对照POD,PPO,PAL酶活性变化相对平稳;与清水对照相比灰霉病菌孢子悬浮液诱导处理后3天POD酶活性开始增加,诱导处理后6天达到高峰,诱导处理后9天仍高于清水对照酶活性水平。PPO、PAL在灰霉病菌孢子悬浮液诱导处理后1~9天中与清水对照相比酶活性变化平稳;Ts-39在诱导处理后5天与清水对照相比POD、PPO酶活性开始上升,诱导处理后7天达到高峰,诱导后9天仍高于清水对照水平。Ts-39诱导处理后1天与清水对照相比PAL酶活性就开始升高,2天就达到高峰,诱导处理后3天下降到诱导处理后1天的水平,诱导处理后5天PAL酶活性变化又有小的高峰出现。结合盆栽试验结果,8T/2A混剂中的Ts-39诱导番茄植株产生抗病性与酶活性变化有关。 通过对混剂中两种单剂对番茄灰霉病菌产孢量、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测定,明确了Ts-39主要抑制孢子萌发,嘧霉胺主要抑制病菌产孢和芽管伸长。在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阶段混剂增效作用明显。在番茄植株上混剂的增效作用可能是两种药剂组分在病菌的几个生长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混剂在不同温度、pH值以及不同时间紫外光照射下的稳定性的测定明确了混剂理化性质十分稳定。

全文目录


1 引言  10-13
2 材料与方法  13-21
  2.1 试验材料  13
    2.1.1 供试药剂  13
    2.1.2 供试作物  13
    2.1.3 供试菌种  13
    2.1.4 仪器  13
  2.2 试验方法  13-20
    2.2.1 植物提取物Ts-39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效率的比较  13-14
    2.2.2 原药与Ts-39的增效作用的测定  14-17
    2.2.3 最佳配比8T/2A混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17-20
    2.2.4 最佳配比8T/2A混剂理化性质的研究  20
  2.3 统计方法  20-21
3 结果与分析  21-35
  3.1 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Ts-39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效果的差异  21-23
    3.1.1 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得到的Ts-39抑菌效果的比较  21
    3.1.2 不同超声波时间提取得到的Ts-39抑菌效果的比较  21-22
    3.1.3 不同比例的植物材料与溶剂提取得到的Ts-39抑菌效果的比较  22-23
  3.2 原药与Ts-39增效作用结果  23-27
    3.2.1 采用Horsfall方法测试与Ts-39有明显增效作用原药结果  23-25
    3.2.2 嘧霉胺与植物提取物Ts-39混剂增效作用的验证结果  25-27
  3.3 最佳配比8T/2A混剂作用机理测定结果  27-32
    3.3.1 植物提取物Ts-39诱导抗性的测定结果  27-30
    3.3.2 两种单剂在病原菌侵染的不同时期直接抑菌机理的测定结果  30-32
  3.4 最佳配比8T/2A混剂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  32-35
    3.4.1 温度对混剂(8T/2A)抑菌活性影响结果  32-33
    3.4.2 紫外光对混剂(8T/2A)抑菌活性影响结果  33
    3.4.3 pH值对混剂(8T/2A)抑菌活性影响结果  33-35
4 讨论  35-40
  4.1 关于植物提取物Ts-39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优化  35-36
  4.2 关于混剂增效作用的测定  36
  4.3 关于Ts-39诱导番茄植株产生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病性  36-38
  4.4 关于Ts-39与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菌直接抑制作用机理  38-39
  4.5 关于混剂理化性质稳定性  39-40
5 结论  40-41
  5.1 Ts-39提取方法的优化  40
  5.2 Ts-39与嘧霉胺增效作用的研究  40
  5.3 Ts-39诱导抗病性的测定  40
  5.4 Ts-39与嘧霉胺直接抑菌机理的测定  40
  5.5 混剂理化性质稳定性的研究  40-41
参考文献  41-46
附录  46-48
  1 几率值与抑菌百分率换算表  46
  2 缓冲液的制备  46-48
    2.1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46-47
    2.2 硼酸缓冲液的配制  47-48
作者简介  48-49
发表论文  49-50
致谢  50-66

相似论文

  1.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2.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3. 稻纵卷叶螟对杀虫剂敏感性测定及防治混剂筛选,S482.3
  4. 一种芳香植物配方提取物的减肥功效和化学成分研究,R284
  5. 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S482.2
  6. 植物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筛选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S482.52
  7. 低浓度卡拉胶的流变特性及其复配性研究,TQ432.7
  8. 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猪及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胴体品质的影响,S828.5
  9. 银杏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COX-2表达的影响,R285.5
  10. 粗叶悬钩子抗肝损伤类活性成分对CCl_4损伤大鼠肝细胞的影响,R285.5
  11.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四螨嗪的抗性培育及其抗性机理研究,S482.52
  12. 绿僵菌对蜱致病因子的分析和初步应用,S476.1
  13. 龙胆泻肝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R697.33
  14. 17种青藏高原植物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筛选及苔草甲醇提取物抑菌机理的研究,R285
  15. 苹果蠹蛾的疫情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S436.611.2
  16. 抑瘤宁对不同类别化疗药物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17. 几种复配杀虫剂的杀虫作用及机理研究,S482.3
  18. 植物精油对蚊虫的生物活性及其混配增效研究,S482.3
  19. 嗜线虫致病杆菌的杀虫机理及其水悬浮剂的研究,S482.3
  20. 天然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R285
  21. 一种新的植物提取物抗鼻咽癌转移的实验研究,R739.6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农药防治(化学防治) > 各种农药 > 杀菌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