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合理性分析
作 者: 曹辉
导 师: 刘智慧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事会 监督机制 上市公司 中国证监会 合理性分析 美国公司法 监督模式 指导意见 历史溯源
分类号: D91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1 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强制性地要求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监督机制,从而造成了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一个法律框架下并存的状况。来源于美国公司法“一元制”模式下的独立董事和我国公司法“二元制”模式下既有的监事会制度。产生于不同治理结构模式的这两种监督机制是否能够并存、需要并存,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历史溯源、中国公司制度背景的分析、功能理论和对目前独立董事制度问题的解析方式来考察这一双重的监督机制合理性。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和移植的历史。独立董事产生于美国,随后扩展到其他国家。而我国于 2001 年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在上市公司中以强制规范的方式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第二部分,探索加强我国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的深层制度需求。长期封建制的集权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领导模式都导致了权力监督观念的缺失;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模式导致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原来的平行制衡的理想模式被打破了,加强监督机制是控制董事过度权力的重要方法;另外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以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制度不足;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所耗费的制度成本与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危机爆发产生的损失相比是较小的;在我国实现公司治理制度突破是可能而现实的。第三部分,以功能分析的方式论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制度的互补性。两种监督机制发挥作用的方式、特征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监督公司管理层、控制股东的范式不同,存在着功能互补的空间,因此可以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制衡。第四部分,分析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存在职能冲突的表现及原因,探索两种监督机制在分权基础上实现制衡的合理模式。通过我国目前关于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能的规定,提出从立法上对二者职能进行界定是解决二者职权冲突的方案,并提出了界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权的建议。第五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需要一种更积极的监督模式。分析
|
全文目录
引言 10-11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移植 11-16 (一) “董事会中心主义”与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 11-12 (二) 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与发展 12-15 1、英国的《凯特伯瑞报告》 13 2、日本商法的修改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导入 13-14 3、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 14 4、其它国家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 14-15 (三) 我国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 15 (四) 小结 15-16 二、在我国加强监督机制的深层制度需求 16-22 (一) 权力监督观念的严重缺失 16-17 (二)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监督机制失衡 17-18 1、“股权分散”并非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 17 2、“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17-18 3、我国上市公司同样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18 (三) 对控股股东有效制衡机制的缺乏 18-19 (四) 公司监控不力的潜在风险远高于制度成本 19-20 (五)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突破的可能性 20-21 (六) 小结 21-22 三、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功能互补 22-28 (一) 监事会的功能障碍 22-23 (二) 独立董事的功能 23-24 1、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 23-24 2、独立董事的制衡功能 24 3、独立董事的战略功能 24 (三)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互补性的主要依据 24-27 1、独立董事的特性对监事会监督作用的补足 25-26 2、监事会的特性对独立董事的补充 26-27 3、二者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27 (四) 小结 27-28 四、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冲突及立法界定 28-36 (一)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在现行体制下的冲突及原因分析 28-30 1、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冲突的表现 28-29 2、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冲突的原因 29-30 (二)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界定 30-35 1、确立二者职权划分的依据 31 2、独立董事的职权界定 31-33 3、监事会的职能界定 33-34 4、二者可共同行使职能的界定 34-35 (三) 小结 35-36 五、我国上市公司需要更积极的监督模式——实证分析的视角 36-41 (一) 独立董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意义 36-38 1、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上市公司的意义 36-37 2、独立董事具有比监事会更强的独立性 37-38 (二) 独立董事的现实问题及其解析 38-39 1、独立董事的“花瓶”现象 38 2、现象的解析:制度架构的缺陷 38-39 (三) 小结 39-41 结论 41-43 参考文献 43-46
|
相似论文
-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 中新公务员监督机制比较研究,D630
-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研究,G647.38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922.291.91
-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性质之研究,F276.6
-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F276.6
- 并购异化中的会计寻租研究,F271
-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 中小板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F276.6
- 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F832.51
- 控制权度量模型及计算,O211.3
- 我国行政许可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922.1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研究,F832.51;F224
-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研究,F224
-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F426.21
- 基于VaR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有效性分析,F832.51;F224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F224
- 关于重庆市基层检察机关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调查与思考,D926.3
- 试论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经济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