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作 者: 谷海瑛
导 师: 赵宗江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结扎 复方鳖甲软肝方 核因子кB(NF-кB) 核因子кB抑制剂(IкB)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nal fibrosis,RIF)是多种肾脏疾病进展的共同结局。随着研究发现在慢性肾脏疾病中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与肾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人们确信在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过程中肾间质纤维化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特征是炎细胞浸润,而促进炎细胞的浸润的细胞因子并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证实在肾损害进程中前纤维化因子如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生长因子及激活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损伤因素作用下,基因转录增加是细胞因子产生过量的关键,其中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静息状态下,NF-κB与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y Kb,IκB)紧密结合以无活性状态存在于细胞浆中,在多种因素诱导下,IκB将发生磷酸化并迅速降解,NF-κB被释放、激活并进入细胞核,结合于特异性DNA位点,从而启动一系列基因的转录,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功能的丧失和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密切相关。许多肾脏疾病中的肾脏固有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TEC),在肾小管间质炎症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被激活后可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其它致纤维化因子。离体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趋化因子如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 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 ,粘附分子如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 和血管间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e-1,VCAM-1) 。各种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性肾炎中残余的肾脏固有细胞和浸润的炎细胞有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及趋化蛋白表达,而且这些因子已被证实是导致慢性肾衰竭加重因素。目前,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正日益受到重视。如粘附分子等防治RIF还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临床治疗RIF的措施主要是控制加剧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蛋白摄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相对于西药缺乏特异性防治RIF治疗,而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临床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较低,前景广阔。复方鳖甲软肝方由鳖甲、赤芍、冬虫夏草、三七、紫河车、连翘、当归、莪术、党参、黄芪、板蓝根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效。该方是治疗肝纤维化的国家三类中药新药,根据“异病同治”理论,为了探讨该方对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我们以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复方鳌甲软肝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大鼠模型,从整体动物水平研究该方的作用机理;从离体培养细胞水平阐明该方的分子机理,以期为临床防治肾纤维化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复方鳌甲软肝方防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药效学实验研究 105只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00土209,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行左侧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复方鳖甲软肝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5只。造模后,复方鳌甲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苯那普利组分别灌服复方鳖甲软肝方混悬液及苯那普利溶液,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第27天时,将大鼠置于代谢笼收集尿液,测定尿NAG酶和pZ微球蛋白,第28天时,取颈总动脉血,分离血清,测定其中BUN及Cer的含量,并摘取左肾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应用复方鳌甲软肝方治疗的大鼠肾重体重比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减轻。镜下观察病变明显减轻,纤维化病变呈灶性,积聚的胶原成分减少,肾小管结构较完整,基底膜增粗、断裂、内折现象减少。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复方鳖甲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肾间质纤维化的积分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模型组Ser、BUN及尿NAG酶和p:微球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复方鳖甲软肝方治疗的大鼠Ser、BUN及尿NAG酶和p:微球蛋白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以上结果表明复方鳌甲软肝方具有减轻UUO肾组织大鼠病理改变,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2复方鳌甲软肝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表达NF一KB、Ida的影响 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NF一妞和I比Q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研究肾组织中NF一虑、IlcB“活性及NF一忍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复方鳌甲软肝方能降低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核蛋白中NF一妞含量,升高胞浆蛋白中I妞。的含量。提示:复方鳌甲软肝方可升高肾组织蛋白中I虑Q的活性,抑制NF一虑的活性。3复方鳌甲软肝方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本实验用MTT法检测复方鳌甲软肝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值的影响。结果表明Zh时模型组OD值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分析其原因是在该时相模型组含药血清未能显著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该时期正处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调节增殖与分化的细胞内信号系统发生反应性变化期;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而苯那普利含药血清与复方含药血清相比无差异。4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英文摘要  6-10
英文缩略语  10-11
文献综述一 核转录因子κB与肾间质纤维化  11-16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6-23
实验一 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药效学实验研究  23-36
  前言  23
  材料与方法  23-27
  结果  27-32
  讨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6
实验二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表达NF-κB、IκBα的影响  36-47
  前言  36
  材料与方法  36-39
  结果  39-42
  讨论  42-44
  参考文献  44-47
实验三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47-56
  前言  47
  材料与方法  47-50
  结果  50-53
  讨论  53-55
  参考文献  55-56
实验四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NF-κB、IκBα的影响  56-66
  前言  56
  材料与方法  56-59
  结果  59-63
  讨论  63-64
  参考文献  64-66
小结  66-67
致谢  67-68
个人简历  68-69
图版与图版说明  69-80

相似论文

  1. 岩藻糖基化修饰对TGF-β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ECM积聚的影响,R692
  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R692.3
  3. 尿酸、尿素对HK-2细胞凋亡、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前列地尔的干预研究,R96
  4. TGF-β1介导的Rho/ROCK信号通路对HK-2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R692
  5. HIF-2α在急性缺血/缺氧性肾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692
  6.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过程中细胞迁移率的变化,R692
  7. 游离棉酚对小白鼠泌尿系统的影响研究,S865.13
  8. 脂氧素A_4对CTGF和TGF-β_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R692
  9. 核心蛋白聚糖抑制TGFβ_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信号通路的研究,R692
  10. 迷迭香酸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R692
  11. γ-GCS在狼疮性肾炎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R593.242
  12. rHuEPO预处理对HK-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I3K/Akt/GSK-3β通路的调控作用,R363
  13. 醋酸铅致脑损伤及肾损伤的细胞机制探讨,R114
  14. 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所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R96
  15. 银杏叶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R285.5
  16. 内毒素脂多糖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GRP78及CHOP转录活性的研究,R692
  17. AngⅡ、ET-1及HIF-1α在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R692.9
  18. 新生山羊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永生化的研究,R692
  19. 缬沙坦防治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R587.2
  20. 大黄素对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析的影响,R285.5
  21. 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诱导热休克蛋白70对大鼠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R69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