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研究

作 者: 侯艳
导 师: 寇铁军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财政学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纵向模式 纵横交错模式
分类号: F812.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8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94年,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进行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逐步形成的。1995年我国又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使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可以说现行的制度是新旧财政体制下各种转移支付方式的混合体,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也正体现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 本文的着眼点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中模式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一般分析。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主要有三种:纵向模式、横向模式和纵横交错模式。各个国家根据其财政资源分布状况及实现财力均衡目标的需求,确定不同的转移支付模式;同时,各模式下所采用的转移支付手段也不相同。 第二部分列举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现状和问题。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从“分级包干”体制中的转移支付制度演变而来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存在着独特的资金双向流动,而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横向转移支付。 第三部分介绍了各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由于世界各国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国采用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也不同。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基本思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现阶段,我国应选择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模式。这是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相适应的。该部分对现有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横向转移支付的具体方案,并辅之以相关的配套改革。

全文目录


前言  9-11
第一部分 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一般分析  11-17
  一、纵向转移支付模式  11-14
    (一) 纵向转移支付的基本内涵  11-12
    (二) 纵向转移支付的目标  12-13
    (三) 纵向转移支付的手段  13-14
  二、横向转移支付模式  14-15
    (一) 横向转移支付的基本内涵  14
    (二) 横向转移支付的目标  14-15
    (三) 横向转移支付的手段  15
  三、纵横交错转移支付模式  15-17
    (一) 纵横交错转移支付的基本内涵  15-16
    (二) 纵横交错转移支付的目标  16
    (三) 纵横交错转移支付的手段  16-17
第二部分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现状与问题  17-26
  一、财力性转移支付的现状与问题  17-21
    (一) 财力性转移支付的现状  17-19
    (二) 财力性转移支付的问题  19-21
  二、专项转移支付的现状与问题  21-23
    (一) 专项转移支付的现状  21-22
    (二) 专项转移支付的问题  22-23
  三、其他转移支付的现状与问题  23-24
    (一) 其他转移支付的现状  23
    (二) 其他转移支付的问题  23-24
  四、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相关问题  24-26
    (一) 各级政府事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科学有效的客观基础  24
    (二) 政府级次繁多,降低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  24-25
    (三)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  25-26
第三部分 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国际借鉴  26-35
  一、纵向转移支付模式的国际做法与借鉴  26-30
    (一) 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国际做法与借鉴  26-28
    (二) 以特殊性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国际做法与借鉴  28-30
  二、纵横交错转移支付模式的国际做法与借鉴  30-35
    (一) 以德国为典型的国际做法  30-32
    (二) 国际借鉴  32-35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基本思路  35-45
  一、纵横交错转移支付模式的目标  35-36
    (一) 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各地公共服务均等化  35
    (二) 弥补地方财政经常性收支缺口,实现纵向财政平衡  35-36
    (三)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36
  二、纵横交错转移支付模式的设计原则  36-38
    (一) 科学的原则  36-37
    (二)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37
    (三) 客观性和透明性相结合的原则  37
    (四) 规范化、法制化原则  37-38
  三、纵横交错转移支付模式的设计方案  38-43
    (一) 纵向转移支付的设计方案  38-42
    (二) 横向转移支付的设计方案  42-43
  四、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配套改革  43-45
    (一) 减少政府级次,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  43-44
    (二) 建立法律制度和组织与监督机制  44-45
参考文献  45-48
后记  48-49

相似论文

  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D630
  2. 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完善研究,F812.45
  3. 教育转移支付的受益归宿研究,G40
  4. 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及财税政策调控研究,F812.7;F224
  5. 财政转移支付立法问题研究,F812.45
  6.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法律制度研究,D927
  7. 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F812.7
  8.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F123
  9. 新农村建设与县级财政问题研究,F812.8
  10. 陕西省政府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研究,F812.45
  11. 省对县义务教育因素法转移支付模式的设计与模拟,G522.3
  12. 宽城满族自治县财政转移支付研究,F812.45
  13. 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有效运用问题研究,F812.45
  14. 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调查,G522.3
  15.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和财税调节政策研究,F124.7
  16. 福建省能源的生态足迹及森林固碳减排与转移支付的研究,X22
  17. 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研究,F812.45
  18. 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差距视角下中国财政分权的得失,G522.3
  19.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研究,F323.89
  20.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F812.45
  21. 日本财政分权公平与效率研究,F813.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财政收入、支出 > 财政支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