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

作 者: 胡东冶
导 师: 徐敦广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传统民族声乐 现代民族声乐 传承与发展 多元文化 原生态民歌 单一化与多元化
分类号: J6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725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伴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程,勤劳智慧的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璀璨迷人的音乐文化。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则是传统音乐文化百花园中一株芳香四溢的奇葩。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是从上个世纪初西洋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音乐界对声乐理论的研究相对匮乏。所以,这一时期基本上是以欧洲唱法为主,“土洋分明”的,但对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全国多次举办大型的民歌调演和有众多声乐专家参与的民族声乐研讨会。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方法上、曲目上、风格上都得到了“质”和“量”的提高。进而涌现出了如:才旦卓玛、黄虹、拉苏荣、何纪光、郭颂等一大批风格各异、艺术精湛的优秀民族歌唱家。这一时期,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民族声乐依旧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我国的民族唱法已经走进了“单一化”的误区,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需要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声乐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分析说明,我国的民族声乐要继续发展,我们的声乐工作者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弘扬“传统”振兴“现代”,使二者共同、协调发展,最终建立我国具有民族特质及审美要求的、真正的民族化、多元化的民族声乐学派。这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不懈的努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目录  6-7
引言  7-9
第一章 我国民族声乐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9-18
  一、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9-13
    (一) 远古原始时期声乐艺术的起源和萌芽  9
    (二) 奴隶社会声乐艺术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9-10
    (三) 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成熟与演变  10-13
  二、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发展  13-18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五十年  13-14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  14-18
第二章 新形势下民族声乐的发展构想  18-26
  一、理论分析  18-20
  二、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的协调发展  20-22
  三、民族唱法多元化  22-25
  四、关于我国声乐教育改革的思考  25-26
结论  26-27
参考文献  27-29
致谢  29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安顺传统民居装饰构件造型与应用研究,TU238
  4. 电视创制理论研究,G220
  5. 湖湘水彩画艺术的发展研究,J215
  6. 多元文化走向下的历史街区环境设计研究,TU984.114
  7. 21世纪初中国钢琴作品探微,J624.1
  8. 音乐治疗新作《歌曲写作疗法》述评与我的临床实践,J618.9
  9. 分析山西晋南民歌《梦梦》的艺术特色,J605
  10. 中国古筝摇指技法的传承与发展,J632.32
  11.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H319
  12. 《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成长主题解析,I712
  1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视野下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方法研究,D432.62
  14. 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B82-05
  15. 四川凉山盐源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J523.5
  16. 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对现代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和作用,J616
  17. 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J616
  18. 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G571.2
  19.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时尚类杂志的发展,G237.5
  20. 西安特色城市空间初探,TU984.113
  21. 从洛阳到西安—若干民间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服装创意中的应用,J523.5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声乐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