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归补血汤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 者: 柳英霞
导 师: 万益群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微量元素 重金属 阿魏酸 血虚模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离子色谱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2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归补血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剂,临床应用广泛,实验研究资料丰富。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药复方当归补血汤的药理实验、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对其进行了较多的实验研究,文献报道以药理性居多,而对其复杂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仅局限于单味药当归、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当归补血汤配伍合理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多种微量元素,考查当归、黄芪以不同配比的煎煮液中微量元素的溶出情况。实验证明当归、黄芪生药材及水煎液经硝酸-高氯酸体系消化,样品消解完全,可以满足ICP-AES检测的要求。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2%-5.56%,加标回收率为97.2%-115.4%,完全能满足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测试要求。其各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率均以当归、黄芪为1∶5的配比的共煎液中各种微量元素溶出率最高,证实了该配伍的合理性。本文为药剂学研究提出了一个简便、准确和可行的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对当归补血汤配伍合理性进行了考察,为其临床疗效提供了有效依据。 2.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当归、黄芪以及两种药材以不同配伍形式的水煎液中铅、镉、铬的含量。比较了不同配伍形式的水煎液和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时铅、镉、铬的溶出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检测限低、干扰小、灵敏度高的优点。方法的回收率在91.1%~109.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11.5%之间,且当归:黄芪为1∶5时的水煎液中重金属溶出率最低,这与传统中药方剂当归补血汤配伍相一致。 3.首次提出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以50mmol·L-1NaOH为流动相,直接电导检测,对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考查当归水煎液中阿魏酸的溶出情况。实验证明当归及水煎液经稀碱溶液超声提取,过膜净化,可以满足离子色谱检测的要求。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4%、2.81%,添加不同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112.3%、106.0%, 4.本文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合造成小鼠的血虚状态。取血测定小鼠的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1
第一章 绪论  11-32
  1 当归补血汤的药理研究  11-12
    1.1 对血液系统的调节作用  11
    1.2 对心肌及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11-12
    1.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1.4 保肝及抗氧化作用  12
  2 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的研究  12-16
    2.1 当归主要成分  12-13
    2.2 黄芪主要成分  13-14
    2.3 成分含量变化  14-16
    2.4 组分变化  16
  3 当归补血汤临床应用研究  16-18
    3.1 血液系统疾病  16-17
    3.2 妇科  17
    3.3 其它临床疾病  17-18
  4 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18-24
    4.1 配伍意义的研究  18-19
      4.1.1 通过相须相使配对以求相加协同,增强疗效  19
      4.1.2 通过相畏相杀配对以求通过制约,抑制毒副作用  19
    4.2 中药复方配伍的化学研究  19-20
      4.2.1 配伍前后主要成分分析  20
      4.2.2 配伍比例的研究  20
    4.3 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20-23
      4.3.1 复方的拆方研究  20-21
      4.3.2 复方的整方研究  21
      4.3.3 “洋中药”的研究模式  21
      4.3.4 药理指导下的化学研究  21-22
      4.3.5 目标活性成分配伍后的药理研究  22
      4.3.6 化学与药效相结合的谱效关系研究  22-23
      4.3.7 中药复方全成分黑箱分析法  23
    4.4 展望  23-24
  5 本文主要内容、创新点  24-25
  参考文献  25-32
第二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多种微量元素  32-43
  1 引言  32-33
  2 实验部分  33-34
    2.1 仪器及工作条件  33
    2.2 试剂和标准溶液  33
    2.3 样品  33
    2.4 样品处理  33-34
      2.4.1 不同供试样品的制备  34
      2.4.2 HNO_3-HClO_4消解  34
  3 结果与讨论  34-40
    3.1 分析波长的选择  34-35
    3.2 标准工作曲线  35
    3.3 样品分析  35-38
    3.4 加标回收实验  38-40
    3.5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40
  4.小结  40-42
  参考文献  42-43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重金属的含量  43-51
  1 引言  43-44
  2 实验部分  44-45
    2.1 仪器与试剂  44
    2.2 中药药材的预处理  44
    2.3 不同供试品的制备  44
    2.4 测定方法  44-45
  3 结果与讨论  45-48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45-46
    3.2 样品分析  46-47
    3.3 精密度实验  47
    3.4 回收率实验  47-48
  4.结论  48-50
  参考文献  50-51
第四章 离子色谱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  51-61
  1 引言  51-52
  2 实验部分  52-53
    2.1 样品、仪器与试剂  52
    2.2 色谱分离条件  52-53
    2.3 当归供试品的制备  53
  3 结果与讨论  53-58
    3.1 淋洗液的选择  53-55
    3.2 稳定性实验  55-56
    3.3 净化方法的考察  56
    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56
    3.5 样品测定  56-57
    3.6 方法的回收实验  57-58
  4.结论  58-59
  参考文献  59-61
第五章 当归补血汤对环磷酰胺和乙酰苯肼联用致小鼠血虚模型的影响  61-69
  1 引言  61
  2 实验部分  61-63
    2.1 实验动物  61
    2.2 试剂  61
    2.3 仪器  61
    2.4 样品  61-62
    2.5 样品制备  62
    2.6 分组与造模  62-63
  3 结果与讨论  63-65
    3.1 动物的一般体征  63
    3.2 对血虚动物模型外周血象的观察  63-64
    3.3 不同给药组对小鼠体力时间、体温及体重的影响  64-65
  4.小结  65-68
  参考文献  68-6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9-70
致谢  70

相似论文

  1. 八珍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R285
  2.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3.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4. 磷石膏中微量组分对水泥熟料烧制及性能的影响,TQ177.3
  5. 电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根溶出特性研究,TQ425.23
  6.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7.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8.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9.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10.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1. 纺织品中重金属监控及预警研究,TS107
  12.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13. 东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吸附与释放规律研究,X524
  14.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15. 番茄对稀土的耐性及修复污染环境的潜力研究,S641.2
  16. 聚乙烯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应用,TQ342.84
  17. 抗重金属汞、铜、锌单抗可变区序列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三维模拟,X171.5
  18. GNS/MnO2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X703
  19. 不同类型农药园区周边农田土壤—作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研究,X833
  20. 铜在黑土—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钝化机理研究,X53
  21. 微量元素对学龄前儿童身体发育影响研究,R17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