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水源林林下植被-土壤水文特性的比较研究

作 者: 王旭
导 师: 余雪标;周光益
学 校: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水源林 林下植被—土壤 水文特性 比较研究
分类号: S7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90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林下植被—土壤作为水源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主体之一。本研究采用森林生态定位研究方法,在广东省曲江县设立研究点,以天然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等四种典型林分作为主要对象,并以荒草地为对照,通过对林下植被—土壤各个层面水文特性的研究,比较分析其水文涵养功能。结果表明: 林下植被的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荒草地(0.362mm)>马尾松林(0.181mm)>阔叶林(0.162mm)>毛竹林(0.067mm)>杉木林(0.065mm)。马尾松林和阔叶林间差异不大,且都远远大于毛竹林和杉木林。 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马尾松人工林(2.56mm)>天然阔叶林(1.77mm)>毛竹林(1.72mm)>杉木人工林(1.03mm)。 0~80cm土壤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阔叶林(480.78mm)>马尾松林(475.68mm)>毛竹林(413.55mm)>荒草地(448.20mm)>杉木林(441.31mm)。 从林下植被到80cm深土层范围内总的最大持水量依次为:阔叶林(483.52mm)>马尾松林(477.51mm)>毛竹林(415.088mm)>荒草地(449.18mm)>杉木林(441.67mm)。 土壤渗透性变化的规律是:马尾松林地的初渗系数最大,而稳渗系数为第二,可见马尾松林地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毛竹林的稳渗系数最大;马尾松林与阔叶林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杉木林的渗透性仅略大于荒草地,无论是初渗透系数还是稳渗系数在所有林地中均是最小的,可见种植杉木人工林,对林地渗透性具有不利影响。杉木人工林的渗透性在所有林分中是最差的,而荒草地的渗透系数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最小。 初渗系数、稳渗系数和最大持水率等土壤蓄水特性因子与容重、非毛管孔隙度、PH值、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显著相关,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逐步回归方程。 根系的生物量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蓄水特性因子均显著相关,而天然次生阔叶林中的独特层次“根毯”对森林的水文生态功能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了在水源林树种选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王旭:不同水源林林下植被一土壤水文特性的比较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对四种林分以及荒草地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认为天然次生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均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毛竹林也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功能,可在中、小雨的降雨频率较大的地方种植;杉木人工林因为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弱,不宜作为水源林。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1 前言  8-9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3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11-15
  3.1 试验地概况  11-12
  3.2 试验设计  12-13
    3.2.1 荒草地  12
    3.2.2 马尾松林  12
    3.2.3 天然次生阔叶林  12
    3.2.4 杉木人工林  12
    3.2.5 毛竹林  12-13
  3.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方法  13-15
    3.3.1 森林水文定位研究方法  13
    3.3.2 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  13-14
      3.3.2.1 森林土壤基本调查法  13
      3.3.2.2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方法  13-14
      3.3.2.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14
    3.3.3 植物群落学定位研究方法  14
    3.3.4 森林生物量的测定及持水能力研究方法  14-15
  3.4 气象资料的准备和整理  15
  3.5 数据分析  15
4 结果与分析  15-51
  4.1 气候分析  15-18
    4.1.1 降雨量  15-17
    4.1.2 气温  17
    4.1.3 蒸发量和空气相对湿度  17-18
  4.2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及持水能力  18-20
    4.2.1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  19
    4.2.2 林下植被的持水能力  19-20
  4.3 枯落物的生物量及持水能力  20-22
    4.3.1 枯落物的生物量  20-21
    4.3.2 枯落物的持水能力  21
    4.3.3 枯落物自然含水率及其变化  21-22
  4.4 土壤的蓄水能力  22-36
    4.4.1 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  22-29
      4.4.1.1 土壤容重的比较  22-25
        4.4.1.1.1 不同土壤层次容重的比较  22-24
        4.4.1.1.2 不同水源林土壤容重的方差分析  24-25
        4.4.1.1.3 不同层次土壤容重的方差分析  25
      4.4.1.2 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比较  25-29
        4.4.1.2.1 不同林分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多重比较  27-28
        4.4.1.2.2 不同土壤层次间最大持水量的多重比较  28-29
    4.4.2 土壤渗透性比较  29-32
      4.4.2.1 土壤初渗系数的方差分析  31
      4.4.2.2 不同林分土壤稳渗系数的方差分析  31-32
      4.4.2.3 土壤初渗系数和稳渗系数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2
    4.4.3 土壤含水率变化  32-34
    4.4.4 林地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34-36
  4.5 林地根系的分布情况  36-44
    4.5.1 不同林地根系总量比较  36-39
      4.5.1.1 不同林分根系生物量的方差分析  37-38
      4.5.1.2 不同土壤层次根系生物量的方差分析  38-39
      4.5.1.3 不同根径生物量的方差分析  39
    4.5.2 马尾松林根系分布  39-40
    4.5.3 阔叶林根系分布  40-41
    4.5.4 杉木林根系分布  41-42
    4.5.5 毛竹林根系分布  42-43
    4.5.6 荒草地根系分布  43-44
  4.6 林地蓄水特性因子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4-46
    4.6.1 初渗系数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
    4.6.2 稳渗系数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45
    4.6.3 最大持水率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5
    4.6.4 土壤容重与其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45
    4.6.5 非毛管孔隙度与其它因在的相关性  45
    4.6.6 有机质含量与其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45-46
    4.6.7 根系生物量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46
    4.6.8 根系生物量与蓄水特性因子的相关性  46
    4.6.9 蓄水特性因子间的相关性  46
  4.7 对相关分析的讨论  46-47
    4.7.1 根系生物量与土壤蓄水特性因子的关系  46-47
    4.7.2 有机质含量与容重、非毛管孔隙度的关系  47
    4.7.3 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蓄水特性因子间的关系  47
  4.8 土壤蓄水特性因子与理化性质以及根系生物量的回归分析  47-48
    4.8.1 关于土壤初渗系数的回归分析  47
    4.8.2 关于土壤稳渗系数的回归分析  47-48
    4.8.3 关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回归分析  48
  4.9 各林分林下植被—土壤连续体的蓄水能力  48-51
    4.9.1 林下植被—土壤连续体的最大持水量  48-49
    4.9.2 土壤的渗透性  49-51
5 结论与讨论  51-56
  5.1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最大持水量  51
  5.2 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最大持水量  51
  5.3 土壤最大持水率的变化  51
  5.4 不同林分林下植被—土壤的最大持水量  51-52
  5.5 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  52
  5.6 不同林地土壤的渗透性变化规律  52-53
  5.7 土壤渗透性的变化  53
  5.8 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  53-54
    5.8.1 土壤容重的变化规律  53
    5.8.2 林地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53-54
  5.9 天然次生阔叶林“根毯”的水文生态功能  54
  5.10 根系生物量与土壤蓄水特性之间的关系  54
  5.11 对四种林分以及荒草地的水文生态功能的评价  54-56
参考文献  56-60
英文摘要  60-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2.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3.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4.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5. 艺术体操教学中三种直观教学法的比较研究,G834
  6. 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比较研究,D663.2
  7. 人教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比较研究,G633.3
  8. 异工同曲论“夕阳”,J624.1
  9. 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J624.1
  10. 中外主流媒体上海世博会报道框架比较研究,G206
  11. 中英报纸对于利比亚战争报道比较研究,G212
  12. 中日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比较研究,J60-4
  13. 行政法视野下的中日食品安全法比较研究,D931.3
  14. 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及其完善,D922.291.91
  15. 论我国律师会见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925.2
  16. 傣、泰、掸“灰姑娘型”故事比较研究,I0-03
  17. 壮泰否定句与言语行为比较研究,H218
  18. 山东筝派、河南筝派之比较研究,J632.32
  19. 中国大学生合唱艺术实践研究,J692
  20.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231
  21. 我国防止船舶污染法律问题研究,D922.29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土壤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