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圆舞曲”的哲理意蕴初探

作 者: 邓雯
导 师: 叶松荣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柴科夫斯基 交响曲 圆舞曲 哲理因素
分类号: J6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情感内容丰富、哲理意蕴深刻,优美、典雅的圆舞曲乐章(或主题)裹挟其中,是“爱”与“生命”的象征,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个性。本课题以柴科夫斯基的第一、三、五、六交响曲为例,对其中的圆舞曲从旋律、节奏、曲式结构、配器及主题发展的手法、舞曲风格等多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探寻作曲家极具个性化的音乐表现及圆舞曲的丰富情感内涵;并结合哲学、美学,进一步深入揭示“圆舞曲”与其它乐章在融合对比中折射出的的哲理意蕴:它代表着“善良”与“正义”、“光明”与“理想”的正面力量,与“阴暗”、“抑郁”、“恐惧”、“死亡”等音乐形象相抗衡,表现出了善与恶、爱与恨、生与死、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冲突,并从另一方面反衬、烘托出交响曲复杂的戏剧性及强烈的悲剧性。让听者从更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圆舞曲的价值,使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的圆舞曲的独特艺术表现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以此唤起世人对柴科夫斯基交响曲更深层意义上的审美感悟,最终完成对“音乐形式”的“审美把握”的全部过程,正是此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9
绪论  9-11
  一、研究的缘起  9
  二、研究综述  9-11
    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9-10
    2.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10-11
第一章 "圆舞曲"哲理因素的生成基础  11-20
  一、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11-14
    1. 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  11-13
    2. 一个徘徊在憎恶沙俄黑暗统治与拥护皇朝之间的矛盾者  13-14
  二、作曲家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破灭  14-17
    1. 才华横溢的创造者与屡遭非难的失败者  14-16
    2. 渴求完美的婚姻却无奈的恋情  16-17
  三、作曲家对命运主题的揭示  17-20
    1. 焦虑的心灵  17-18
    2. 破碎的世界  18-20
第二章 "圆舞曲"哲理因素的表现特征  20-46
  一、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困惑  20-26
    1. 波浪起伏的旋律与"叹息"音调结合表现欢乐与悲哀的情绪  20-22
    2. 个性鲜明的配器手法突出孤独冷漠与活跃热情  22-25
    3. 主题的"交响化"发展呈现多种戏剧性的情感冲突  25-26
  二、对迷茫现状的思索与对光明未来的遐想  26-32
    1. 通过音响色彩对比表现迷惘与明朗的情绪  27-30
    2. 通过节奏、速度、音色对比表现宁静、忧郁与欢畅、明快  30-32
  三、生命的希望与死亡的阴霾  32-46
    1. 通过曲式结构对比表现严峻深刻与温情浪漫  32-37
    2. 通过主题形象对比表现欢欣、热情与抑郁、悲怆  37-46
附件  46-47
结语  47-49
参考文献  49-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论十九世纪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大背景下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创作,J832
  2. 叶小纲《地平线》(第二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J614
  3. 流响在永恒岁月的旋律,J605
  4. 音乐现象学导论,J60-05
  5. 浅析如何用双排键电子琴改编并演奏中国交响乐作品,J628.1
  6. 罗奇伯格《第二交响曲》研究,J614
  7. 马勒《第八交响曲》的艺术特色:指挥准备工作中的思考,J605
  8. 贝多芬交响曲中长号声部的音乐学分析,J621.7
  9. 虔信的天籁之音,J605
  10. 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小提琴片段浅析,J622.1
  11. 18世纪西方音乐哲学中的游戏观念,J60-02
  12. 浅谈马勒《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长号独奏的演奏风格和技法,J621.7
  13. 付诸“理性”的精神诉求,J605
  14. 《银河铁道之夜》的四次易稿,I313
  15.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拼贴”技巧初探,J605
  16. 谈乐队小提琴困难片段的演奏,J622.1
  17. 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图解——申克分析法实践之一,J605
  18. 论谭盾《天地人交响曲》第三乐章的总谱缩编,J624.1
  19. 差异的魅力,J605
  20. 柴科夫斯基《歌曲六首》OP.6研究,J61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