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浅水湖泊二维水流-水质-底泥耦合模型研究与应用

作 者: 计勇
导 师: 姚琪;赵棣华
学 校: 河海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玄武湖 浅水湖泊模型 有限体积法 黎曼近似解 底泥
分类号: X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71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浅水湖泊水动力学模型及水质生态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加以总结。根据紊动扩散理论,在常用的三维对流-扩散方程中引入底泥污染项ω_c,沿垂向积分后建立起包含底泥污染的水平二维水质模型。引入Wc(单位深度的扩散系数)的概念,将污染浓度输移率的表达式进行简化,从而推导出简化后的包含底泥污染的水平二维水质模型。依据常规厌氧过程动力学理论及紊动扩散理论,基于玄武湖课题组对玄武湖底泥的试验结果,并结合玄武湖调水的试验需要,建立起玄武湖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物通量变化方程。最后与浅水方程耦合为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模型。在有限体积法框架下应用Osher黎曼近似解格式解算模型中各跨单元边界的数值通量,进而求得方程的数值解。 模型用2004年5月玄武湖的调水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该模型基本能够较好地模拟浅水湖泊流速场与浓度场。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应用到玄武湖实际的调水方案计算中,为城市湖泊水环境污染控制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9-2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9-11
  1.2 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11-15
    1.2.1 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1-13
    1.2.2 水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3-15
  1.3 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研究进展  15-19
    1.3.1 数学解析法  16
    1.3.2 数值计算法  16-19
    1.3.3 量纲分析法  19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9-21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9-20
    1.4.2 论文技术路线  20
    1.4.3 主要创新点  20-21
第二章 玄武湖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物通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21-28
  2.1 玄武湖概况  21-25
    2.1.1 玄武湖自然概况  21-22
    2.1.2 玄武湖底泥概况  22-25
  2.2 泥-水交界面污染物变化通量  25-28
    2.2.1 底泥污染物变化方程的建立  25-26
    2.2.2 底泥污染方程中有关参数的求解  26-28
第三章 浅水湖泊水流-水质-底泥污染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8-44
  3.1 基本方程的建立和参数确定  28-32
    3.1.1 二维浅水方程  28
    3.1.2 包含底泥污染的水质方程  28-30
    3.1.3 底泥污染物变化方程  30
    3.1.4 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污染模型  30-32
  3.2 控制方程数值求解  32-40
    3.2.1 控制方程求解示意图  32
    3.3.2 水流-水质方程的数值求解  32-40
    3.3.3 底泥污染物变化方程的数值求解  40
  3.3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精度分析  40-44
    3.3.1 模型的边界条件  40-42
    3.3.2 模型的精度分析  42-44
第四章 浅水湖泊水流-水质-底泥污染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44-70
  4.1 模型的验证  44-53
    4.1.1 调水期监测方案  44-45
    4.1.2 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45-53
  4.3 模型的应用-引水调控方案比选  53-70
    4.3.1 引水调控方案设计  53-57
    4.3.2 计算结果分析  57-70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70-72
  5.1 总结  70-71
  5.2 展望  71-72
【参考文献】  72-77
致谢  77

相似论文

  1. 半透明材料辐射与相变耦合换热研究,V259
  2.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3. 滇池底泥热解及产物研究,X131.2
  4. 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脱附机理及处置对策研究,X522
  5. 伊通河底泥不同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S153
  6. 淮河流域X县水中藻毒素分布特征及水样有机提取物细胞毒性、遗传毒性与污染谱的回归模型研究,R114
  7. 结冰翼型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V211.4
  8. 滇池底泥重金属释放机理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X524
  9. 污染底泥对水体自净的影响及强化自净模式,X522
  10. 磷酸化烧结法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研究,X52
  11. 土壤和底泥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研究,X502
  12. 大型异步电机通风散热优化设计,TM343
  13. 基于ANSYS/Fluent混合编程的参与性介质耦合换热研究,TK124
  14. 芘污染底泥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研究,X171.4
  15. 非结构网格上求解流场的初步研究,O35
  16. 定常对流扩散方程的一种新型差分格式,O241.82
  17. 辽河底泥吸附氨氮研究,X522
  18. 纯氧曝气快速消除河流黑臭工程效果及河道影响因素研究,X703
  19. 综放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TD712
  20. 数值模拟水面波浪及其对航行环境的影响,TB126
  21. 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型的建立及一株海洋细菌新种的分类鉴定,Q9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湖泊、水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