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甘草与大黄配伍主要化学成分在体外及体内相互作用研究

作 者: 翟冠钰
导 师: 韩刚;姚林
学 校: 华北煤炭医学院
专 业: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关键词: 大黄酸 甘草酸 甘草次酸 HPLC 血药浓度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黄是一味常用的重要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药用历史悠久,功效独特,有黄良、将军、川军等名。美国学者诺尔曼·泰勒在《改变世界的植物》一书中,将大黄列为有全球影响的十几种传统药物之一。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等功效。甘草是我国的常用中药,自古甘草入药组方较多。南朝医学家陶景弘说:“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故有“十方九草”之说,尊称“国老”。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256首处方,其中含有甘草的处方就有154首,占总处方数的60%以上。所以各药与甘草配伍的中药组方相当广泛,可见甘草的重要。大黄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该方原治实热积滞胃肠,食已即吐,大便秘结者,沿用至今,并被日本等国广泛采用,主治便秘。大黄通便,甘草润燥缓急,助大黄通滞泻下而不伤正。大黄甘草汤为中药复方中最简单的配伍之一,是研究中药复方化学成分中甘草与大黄配伍时其中主要成分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的代表性和理想的模型。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大黄甘草汤中大黄与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在体外体内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含大黄与甘草的组方奠定基础。方法测定大黄甘草汤单煎、合煎两种方法中大黄蒽醌和甘草酸的含量。按处方比例准确称取大黄4g,甘草1g待用。于圆底烧瓶中加入药材量20倍的水加热至沸,下甘草,回流提取15min后,下大黄,再回流提取25min后离心,即得大黄甘草汤合煎液。准确称取大黄4g,甘草2g,按上述方法操作,即得大黄甘草汤4︰2合煎液。准确称取大黄4g,甘草4g,按上述方法操作,即得大黄甘草汤4︰4合煎液。准确称取大黄4g,甘草6g,按上述方法操作,即得大黄甘草汤4︰6合煎液。游离蒽醌的提取,精密量取各煎液5mL于圆底烧瓶中,加水10mL,混匀,加氯仿水浴回流3次,分取氯仿层,合并氯仿提取液,水浴蒸干溶剂,残渣用适量甲醇溶解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游离蒽醌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总蒽醌的提取,精密量取大黄提取液5mL于圆底烧瓶中,加水10 mL、盐酸2mL,混匀,加氯仿水浴回流提取3次(使结合蒽醌水解为游离蒽醌),分取氯仿层,合并氯仿提取液,水浴蒸干溶剂,残渣用适量甲醇溶解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总蒽醌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在色谱柱Angilent公司Zorbox SB C18(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77︰22︰1),检测波长428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的条件下测定大黄蒽醌包括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含量。在色谱柱为迪马C18(250mm×41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83.5︰15︰1.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的条件下测定甘草酸的含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血浆样品中大黄酸含量,并进行精密度与回收率的实验。采用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大黄酸灌胃组(rh i.g.)、甘草酸灌胃诱导组(GL i.g.)、甘草酸静脉注射诱导组(GL i.v.)、甘草次酸灌胃诱导组(GA i.g.)、甘草次酸静脉注射诱导组(GA i.v.),每组10只,诱导期为7d,甘草酸(GL)及次酸(GA)剂量均为50mg/kg,实验前12h禁食不禁水。灌胃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各血浆样品中大黄酸浓度,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房室模型的拟合并计算大黄酸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AUC、Cmax、CL,比较各种处置条件下大黄酸在大鼠体内吸收的差异。结果大黄甘草汤提取20 min与60 min相比,蒽醌含量相当,但都比40 min的少,游离蒽醌少20%~40%,总蒽醌也少在10%以上,可见大黄煎煮5 min或太长(45min),蒽醌含量都很低,只有大黄甘草汤提取40 min,即大黄提取25 min时,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都是最高的。且甘草酸的量也是提取40 min时是最高的。大黄单煎及大黄甘草4︰1、4︰2、4︰4和4︰6比例配伍后,总蒽醌类化合物煎出量变化不明显,为1.54、1.44、1.69、1.50和1.86 mg/g,基本保持恒定。但在合煎液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0.83、1.09、1.11除4︰4配比外都比单煎的0.75 mg/g要高,而游离型蒽醌的含量0.60、0.58、0.76、0.72 mg/g都比单煎0.78mg/g要低。大黄与不同比例甘草合煎后,甘草酸的煎出量在合煎液中均比单煎液中高,甘草1g单煎(6.88mg/g),合煎4︰1(18.13mg/g);甘草2g单煎(8.34mg/g),合煎4︰2(14.65mg/g);甘草4g单煎(7.22mg/g),合煎4︰4(10.83mg/g);甘草6g单煎(8.99mg/g),合煎4︰6(10.80mg/g)。在经典方剂中大黄与甘草4︰1配伍时,甘草酸的煎出量是单煎时的2.6倍。GL灌胃诱导组、GL静脉注射诱导组、GA灌胃诱导组、GA静脉注射诱导组与rh灌胃组不论在AUC、Cmax还是CL这些药动学参数上对大黄酸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降低了大黄酸的生物利用度,清除率明显提高,加快了机体对大黄酸的代谢。GA灌胃诱导组与GL灌胃诱导组相比,GA灌胃诱导组AUC、Cmax明显降低而CL明显提高,P<0.01说明GA灌胃诱导组比GL灌胃诱导组对大黄酸的代谢作用更强。GA静脉注射诱导组与GL静脉注射诱导组相比,AUC、Cmax明显降低而CL明显提高,P<0.01。说明GA静脉注射诱导组比GL静脉注射诱导组对大黄酸的代谢作用更强。GA在灌胃诱导和静脉注射诱导条件下,GA静脉注射诱导组对大黄酸的抑制能力更强。除Cmax外,AUC明显减小,而CL明显增大,P<0.01。说明在静脉注射条件下,甘草次酸对大黄酸的抑制更强。GL在灌胃诱导和静脉注射诱导条件下,GL静脉注射诱导组对大黄酸的抑制能力更强。除Cmax外,AUC明显减小,而CL明显增大,P<0.01。说明在静脉注射条件下,甘草酸对大黄酸的抑制更强。结论甘草与大黄配伍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和大黄酸在体外及体内均存在相互作用,在体外甘草酸抑制了大黄酸的溶出。在大鼠体内,甘草酸及其代谢产物均加快了大黄酸的代谢,诱导肝药酶P450,而且甘草酸的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对大黄酸的抑制超过了甘草酸。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1
英文缩写  11-12
研究论文 甘草与大黄配伍主要化学成分在体外及体内相互作用研究  12-51
  前言  12-16
  第一部分 大黄甘草汤“单煎”与“合煎”液甘草酸大黄酸的体外相互作用  16-26
    1 仪器材料  16-17
    2 方法与结果  17-23
    3 讨论  23-26
  第二部分 大黄与甘草配伍时主要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26-37
    1 仪器试剂与动物  26-27
    2 方法与结果  27-35
    3 讨论  35-37
  第三部分甘草酸对大黄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37-46
    1 仪器试剂与动物  37-38
    2 方法与结果  38-44
    3 讨论  44-46
  结论  46-48
  参考文献  48-51
综述 大黄甘草汤中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及甘草酸对其它药物代谢的影响  51-61
  参考文献  58-61
致谢  61-62
个人简历  62-63

相似论文

  1.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2.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TS206.4
  3.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4. 茶叶中有效生化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凤凰乌龙茶检测中的应用,TS272.7
  5. 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黄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436.421
  6.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7.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8.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9. 犬舒眠宁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注的麻醉效果、血药浓度及临床应用研究,R965
  10. 中国茶饮料中有效生化成分的分析研究,TS272.7
  11. 白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的研究,R284.2
  12. LC-MS/MS法研究黄体酮乳膏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R96
  13. 禽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S859.84
  14.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评价,O631.3
  15. 柱前衍生化HPLC法在远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初探,R284
  16.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含量测定及其配伍稳定性的考察,R927.2
  17. 两种中药的化学物质与质量标准研究,R284.1
  18. 不同产地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土茯苓的生药学研究,R282
  19. 吴茱萸“温通心阳”功效的基础性研究,R285
  20. 芹菜素与槲皮素的结构修饰及5-PBDMA对hERG钾通道的影响,R285
  21. HPLC-MS/MS技术在环苯扎林和来托司坦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R9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