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融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作 者: 蒋守卫
导 师: 刘宪权
学 校: 华东政法学院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疑难问题 法条竞合 未遂形态 合同诈骗罪 非法占有 必要要件 主观故意 构成犯罪 法人资格 实际控制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6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与此同时,金融诈骗犯罪也日趋严重,已经深深影响到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将金融诈骗罪作为刑法分则第三章中的一节单独予以规定,为有效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在对金融诈骗罪的认定上,学界和实务界仍存在不少分歧。本文从金融诈骗罪的法条竞合问题、主观故意问题、主体资格问题和未遂形态问题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金融诈骗罪的认识,希望能对实务部门准确认定金融诈骗罪有所帮助,并使其符合刑法理论体系。金融诈骗罪是从传统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因此金融诈骗罪和诈骗罪的法条竞合关系是研究金融诈骗罪的前提,研究任何有关金融诈骗罪的问题都不能脱离它与诈骗罪的法条竞合关系。笔者从法条竞合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原则这些基本原理出发,阐明了金融诈骗罪与诈骗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的法条竞合关系,为分析其它几个问题打下基<WP=4>础。金融诈骗罪的主观故意问题有两点值得我们研究:一是“非法占有目的”是否构成金融诈骗罪的必要要件;二是金融诈骗罪能否由间接故意构成。文中笔者肯定了“非法占有目的”是构成金融诈骗罪的必要要件并详细讲述了对“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和司法推定在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中的作用。对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金融诈骗罪不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这是因为刑法基础理论表明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文中关于金融诈骗罪主体问题研究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文章探讨的是单位实施了只能由自然人主体构成犯罪的金融诈骗行为该如何处理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行为不能认定单位犯金融诈骗罪,更不能对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以该罪名论处。但是并不能就此认为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法条竞合原理,单位实施了上述行为还可以以合同诈骗罪或者诈骗罪定罪量刑。另一方面,私营企业能否构成金融诈骗罪单位犯罪主体值得研究。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可以构成金融诈骗罪的单位犯罪主体,没有法人资格的则不能成为金融诈骗罪的单位犯罪主体。金融诈骗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理论上有不同的认识,司法实践中则基本上否认了金融诈骗罪未遂形态的存在。笔者认为,金融诈骗罪是存在未遂形态的。区分金融诈骗罪未遂与既遂的标准是行为人是否取得对诈骗财物的实际控制和支配,即学界所称的控制说。行为人如果未取得对诈骗财物的实际控制和支配的,即构成金融诈骗罪的未遂。对金融诈骗罪的未遂,如果其社会危害程度较轻,可以不以犯罪论或免除刑事处罚;如果社会危害性较高的,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全文目录


前言  9-13
  1 、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沿革  9-10
  2 、金融诈骗罪的概念  10-12
  3 、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12-13
一、 金融诈骗犯罪中的法条竞合问题  13-22
  (一) 法条竞合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原则  13-19
  (二) 金融诈骗罪与一般诈骗罪的法条竞合关系  19-22
二、 金融诈骗罪的主观故意研究  22-37
  (一) 关于金融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23-35
  (二) 金融诈骗罪不能由间接故意构成  35-37
三、 金融诈骗犯罪的主体研究  37-44
  (一) 单位实施了只能由自然人主体构成犯罪的金融诈骗行为的认定  37-42
  (二) 私营企业能否构成金融诈骗罪单位犯罪主体  42-44
四、 金融诈骗罪中的未遂问题  44-60
  (一) 金融诈骗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44-47
  (二) 金融诈骗犯罪未遂的认定  47-55
  (三) 金融诈骗犯罪未遂的处罚  55-60
参考文献  60-62
论文独性声明  62

相似论文

  1. 梁丽案研究,D924.3
  2. 论民刑关系视野下的占有,D924
  3. 非法占有的刑法实质解释研究,D924.3
  4.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若干问题探究,D924.3
  5. 集资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D924.3
  6. 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研究,D924.3
  7.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D924.3
  8. 论企业法人吊销营业执照及其诉讼主体资格,D922.291.91
  9.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研究,D924.3
  10. 赵某受贿案的案例分析,D924.392
  11.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比较研究,D923.6
  12. 合同诈骗罪问题解析,D924.3
  13. 我国敲诈勒索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4.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构中的疑难问题研究,F323.89
  15. 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与公司绩效,F272
  16.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入侵权责任制度之法律研究,D922.291.91
  17. 论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D924.3
  18. 金融诈骗犯罪的认定与防范问题研究,D924.3
  19. 在纷繁的经济变革中慎重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思考,D924.3
  20. 自首司法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924.1
  21. 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分析,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