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美国人权外交的战略演变及其历史根源

作 者: 侯学华
导 师: 白建华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世界史
关键词: 美国 外交政策 人权外交 战略演变 历史根源
分类号: D87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78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挥舞人权大棒对弱小国家的内政进行粗暴干涉,是当今国际社会大国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何谓“人权外交”、“人权”这一国家内部的问题是如何卷进“外交”领域的?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无疑是人权大棒挥舞得最凶、最娴熟的国家。其人权外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什么变化,其推行的背景和根源又在哪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正确地认识美国人权外交的演变和本质的需要,而且对于那些深受美国人权大棒“痛击”的国家根据不同时期外交重点的不同,避实击虚,针锋相对地进行外交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人权外交作为二战后美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美国史、国际关系史以及国际政治等领域的诸多学者的关注和多角度的细致研究,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一篇全面、系统地论述这一敏感问题的论文和专著,即使偶有论述。不是以偏概全,就是闪烁其辞,缺乏辨证分析、客观评述的认识理性。基于此。作者想在弄清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一番系统、科学的认识和评价。这是本文选题、论述的出发点。 经过客观地资料分析,本文表述的基本观点是:“人权”进入美国外交颌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时期。成熟时期的人权外交,不仅具有外交战略的高度,而且有可实际操作的政策内容,这时的人权外交,欢以简单地贴上“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的标签,人权外交实际上己成为美国历史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传统外交路线的融合点;人权外交施行之处实质上是国家利益的扩展之地,因此带有明显的霸权主义色彩;但是美国人权外交的根源不仅仅是国家利益的驱动,它深植于美国传统的宗教“使命观”和历史形成的“民主传统”, 当然现实的反共产主义“冷战”需要也是推行人权外交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人权外交的评价,必须辨证地看待,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 本文从“人权外交”的范畴界定入手。分析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演变进程,探讨其历史根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地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人权”与“人权外交”。从历史的角度界定“人权”和“人权外交”的范畴,分析人权是如何进入以国家为主体的外交领域的。 第二部分为“美国人权外交的战略演变”。以基本历史史实为依据,把美国的人权外交细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权外交”的萌芽和外交探索期,始自威 1尔逊政府。威尔逊总统倡导的建立以“十-叫点和平计划”为纲领的l’戊后世界新秩序,标志着美国人权外交的肇始。圳M吊的“以大自!1】”则以“人权”相号召领导了世界反法西斯;伐争,为二;伐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诽了世芥人权的发展,但也表露出美国领导世界的粪卜0;二;’戊后的美囚历饥总统,杜鲁门、艾森数威尔、肯尼池、约翰逊、尼克松和福特在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冷;’戎的同时,探索以“人权”为武器的“和平演变”外交仪式,为人权外交的正式促出奠定了垂础;卡特政府是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正式捉出者和着力推行者,把“人权”问题同对苏关、系紧密相连,最终因对苏目标的落空呵多‘理想主义”的人权外交向“现实主义”的“卡特主义”转变;里根-布什时沏是人权外交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湖美国人权外交的内容更为广泛、复杂,不仅有外交,’戌略的特点,而且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内容,标志是人权外交多重标准的出现;冷;’浅后时代,克林顿敝府凭借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和渺大的军枣实力,成为人权外交的蛾力椎行者,克林顿主义或人道主义干涉理论的提出、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标志者美囚的人权外交进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第三部分,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根源。文章从分析美国宗教的“使命观”入手,论述了美国宗教便命观世俗化的过程,即美国以上帝的选民自屑,负有拯救“上帝的弃民”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美国不断扩张和强大的过程,逐渐被政治家阐释为领导国际社区的责任和使命;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美国领导国际社区的制度优势和依据,因为在美画政治家的服里,海外扩展民主有利于促进国内民主和国家强大;此外,反共产主义是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维护民主制度的一个方面,同时又是美国同礼会主义阵肖进行争夺,纵护现实囚家利益的重要工具。正是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囚长讪存在于荧函的外交领域,才导致了人权外交存在的长期性和渐变性。 第四部分,是对美国人权外交的总结和评价。人权外交长则存在于美国外交领域,具有延续性、周期性和摇摆多变性等特点:人权外交体现了美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外交传统的精孙,”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带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色彩的扩张主义现论,同时又具有某些推进世界民主进程的理想主义特点,因此对待人权外交必须一分为二,既认识到其耀权主义的本质,又不可忽视其积极因素。 综观本文论述的全部内容,其创新之处在于:就美国人权外交问题第一次系

全文目录


  3-4
  4-5
  5
  5-7
前言  7-8
一、“人权”与“人权外交”  8-11
二、美国人权外交的战略演变  11-25
  (一)“人权外交”的萌芽和外交探索  11-17
  (二)“人权外交”政策的提出和运用  17-20
  (三)“人权外交”的完善和成熟  20-23
  (四)人权外交的强化──人道主义干涉  23-25
三、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根源  25-38
  (一)“上帝选民”的“使命观”  25-26
  (二)美国的民主传统:从“保卫民主”到“推广民主”  26-33
  (三)20世纪的现实:反共产主义  33-38
四、结论  38-44
致谢  44-45
  45-46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英美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R199
  3.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4.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5. 平顶山烤烟综合质量评价及与美国烤烟的对比分析,S572
  6. 美国服装专业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G269.712
  7. 中美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职工队伍比较研究,G649.2
  8.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9. 冷战后中印地缘战略关系中的美国角色分析,D822.335.1
  10. 美国篮球运动演绎的文化,G841
  11. 中国男子篮球与美国男子篮球的比较研究,G841
  12. 美国办公家具设计理念研究及实践,TS665.5
  13. 美国从越南和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问题比较,K153
  14. 克拉拉·巴顿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K712
  15. 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研究,D756.1
  16. 目前美国专利法的若干议题研究,DD913
  17. 全球气候治理发展历程与欧、中、美气候政策分析,X321-09
  18.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19. 美国中小学州级统一考试制度探析,G639.712
  20.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G642
  21. 福克纳主要作品中的父子关系研究,I712.07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