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回顾与思考

作 者: 吴南松
导 师: 孙致礼
学 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英语格律诗 汉译方法 回顾与思考 白话格律诗 自由诗体 英诗汉译 诗歌翻译 古典诗 诗歌文化 译法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36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篇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对历史上曾出现的一些重要而有代表性的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加以研究,对这些译法的得失成败进行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础上,对如何选择恰当的译法提出笔者的个人意见。 在国内以往的翻译研究中,这种对译诗方法进行系统探讨的努力并不多见,大多数谈及英诗汉译的文章或著作,不是译者在谈自己的翻译体会,就是批评者在对译作进行印象式的批评。为此,本篇论文试图从一个比较客观而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英语格律诗的汉译方法。具体说来,本文主要讨论了四种译法,即:将英语格律诗译成中国古典诗体,译成散体,译成白话自由诗或半自由诗体,以及译成白话格律诗体。 在结构上,本文共分七章: 一、引言。 本章指出了英诗汉译研究的现状,并对本文所使用的“方 法”(method)一词进行了界定,即它并非指人们常说直译或 意译等方法,而是以译诗的形式作为其分类标准的。 二、英诗汉译历史回顾。 写作本章的目的是要为本文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为了 叙说的方便,笔者将英诗汉译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发生 期、发展期、成熟期和繁荣期,并对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说明。 三、谈以中国古典诗体译英语格律诗。 本章先列举了一些赞成和反对此译法的观点,然后,通过对译作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中国古典诗体对于形式的严格要求,会导致译者在译诗时产生诸如增删原作内容,损害原作感情,语言古奥等问题,从而说明此译法存在着先天的弊端。四、谈以散体译英语格律诗。 事实上,绝大多数译诗家并不对此译法持赞同态度,因为它忽视了诗之所以为诗的最基本的形式美,而对于格律诗而言,这种形式美更为突出。然而,为什么国内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散体译诗,如朱生豪之译莎士比亚,方重之译乔斐,历来都受到人们的称赞?本章对此作出了解释。五、谈以白话自由诗或半自由诗体译英语格律诗。 所谓白话自由诗或半自由诗,我们将之同格律诗体区别的主要标准,是看其有否规则的节奏。同时,与自由诗相比,半自由诗允许一定的押韵。支持这种译法的诗歌译者强调应当以诗译诗、此外,在诗歌翻译形似与神似的标准中、他们强调的是后者而非前者。但是,在一味追求神似的过程里,他们往往会忽视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再创造,而非创造。因此,他们也很难在自己的译作中保持一种“影子式存在”khadOWyexistence)。再者,就诗歌文化的交流而言,这种方法也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六、谈以白话格律诗体译英语格律诗。 同是赞成以白话格律诗体译英语格律诗,这一群译者又分为两派—一我们姑且称之为宽容派 (th Lenient School) 川与严谨派 (th Strict School)。宽容派并不强调译诗的格律与原诗完全一致,因为在他们看来,同一种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格律形式去表现。然而,对于有些英语格律诗来说,它们的骸力同它们独特的格律体戚相关,放弃了后者就必然会影响前者。另一方面,严谨派则要求译诗要在韵律上“亦步亦趋”地追循原诗。他们相信诗歌翻译的理想目标是“全面的信”,也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当然,鉴于英汉语之问的巨大差异,有时这种要求很难达到,因此他们提出了“宽严有度”的原则,即在不得已且不损害原诗整体审美效果的前提下,允许一定程度的变通。这一点其实也符合翻译中的辩证观。七、结论。 在分析完各种译法,并参考诗歌翻译功能与标准的基础上。笔者在此章提出了自己对如何选择恰当的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的几点看法,即:以诗译诗,倾向异化而非归化,以及神似要与形似并重、综合这几点,我们得出结论,在本章所谈的这几种译法中,用白话格律诗体严格模仿英语格律诗韵律约方法。是一种比较恰当的选择。当然,文章最后我们也提出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也是每个翻译工作者所应有的科学的态度。 诗歌翻译是国际间诗歌文化交流与汇合的主要手段,而支语格律诗的汉译在我国诗歌翻译工作中又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选择一种更好的翻译方法,生产出优秀的诗歌译作,其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而由于本论文对几种主要的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对于正在从事或者有志于从事诗歌翻译的译者,它亦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3-4
CHINESE ABSTRACT  4-10
1. INTRODUCTION  10-16
2. A SURVEY OF THE HISTORY OF E/C VERSE TRANSLATION  16-35
  2.1. The Originating Period--Before the May 4~(th)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Around 1919  21-25
  2.2. The Developing Period-From around 1919 to 1949  25-30
  2.3. The Maturing Period--From 1949 to 1966  30-33
  2.4. The Flourishing Period--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33-35
3. ON THE METHOD OF RENDERING ENGLISH METRICAL POETRY INTO CLASSICAL CHINESE VERSE  35-52
  3.1. Specific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Method  36-41
    3.1.1. Arguments for the Method  36-39
    3.1.2. Arguments against the Method  39-41
  3.2. Analyses of some typical translations  41-48
  3.3. Brief Summary  48-52
4. ON THE METHOD OF RENDERING ENGLISH METRICAL POETRY INTO PROSE  52-65
  4.1. Attitudes toward the Method of Prose Translation  52-56
    4.1.1. Majority Attitude toward It  52-54
    4.1.2. Minority Attitude toward It  54-56
  4.2.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the Method of Rendering English Metrical Poetry into Prose  56-62
    4.2.1. Why Is Form So Important for a Poem, Especially a Metrical One  56-57
    4.2.2. Why Do Some Prose Translations Seem So ”Successful” in China  57-62
  4.3. Brief Summary  62-65
5. ON THE METHOD OF RENDERING ENGLISH METRICAL POETRY INTO FREE OR SEMI-FREE VERSE IN BAIHUA  65-78
  5.1. Preliminary Knowledge about Free and Semi-free Verse in Baihua  65-69
    5.1.1. About Their Definitions  65-66
    5.1.2. About the Rhythm Unit of Baihua Poetry  66-69
      5.1.2.1. The Putting Forward of the Concept of Dun  66-67
      5.1.2.2. Dun and Pause  67-68
      5.1.2.3. The Feasibility of Dun  68-69
  5.2. Theory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Analysis  69-76
    5.2.1. Major Thoughts of Translators Preferring the Method  69-71
    5.2.2. Translation Analysis  71-76
  5.3. Brief Summary  76-78
6. ON THE METHOD OF RENDERING ENGLISH METRICAL POETRY INTO BAIHUA METRICAL VERSE  78-94
  6.1. The Putting Forward of the Idea of Baihua Metrical Verse  78-80
  6.2. The Lenient School  80-83
  6.3. The Strict School  83-93
    6.3.1. The Maintenance of the Original Rhythm  84-88
    6.3.2.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1 Rhyme  88-91
    6.3.3. The Princip1e of ”Re1ative Strictness”  91-93
  6.4. Brief Summary  93-94
7. CONCLUSIONS  94-107
  7.1. Tasks of Poetry Translation  94-96
  7.2. Standards in Poetry Translation  96-97
  7.3. Sugges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a Better Rendering Method in E C Metrical Poetry Translation  97-99
  7.4. Persistencc in a Dialectic Way of Viewing the Problem  99-107
BIBLIOGRAPHY  107-111

相似论文

  1. 后殖民视域下张爱玲中英自译小说中的增补与删减译法研究,H315.9
  2. 探究物理学术语汉藏译法,H214
  3. 英语姓名汉译探究,H315.9
  4. 中诗英译方法论,H315.9
  5. 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H05
  6. 论曹植诗歌的文化内蕴,I207.22
  7.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误译的哲学阐释学解析,H315.9
  8.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H315.9
  9. 困境与超拔,I207.22
  10. 马修·阿诺德—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良知,I561.072
  11. 美国黑人文化的折射镜,I712
  12. 新世纪诗歌的认同危机,I207.25
  13. 昙花之美,秋叶之浓,H315.9
  14. 从纽马克翻译理论看许渊冲韵译中国古典诗词,H315.9
  15. 一条河流的梦,I207.25
  16. 美国现代诗里的中国声音,I712.072
  17. 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I207.2;I358.072
  18. 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的主体性研究,H315.9
  19. 诗歌翻译与文化构建,H315.9
  20.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策略的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