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传统雕塑之特色

作 者: 邓威
导 师: 姜桦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建筑学
关键词: 传统雕塑 古代雕塑 审美特征 造型符号 审美心理图式 造型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 古人 自然物 装饰性
分类号: J3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2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的古代雕塑与西方的古典主义雕塑相比较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即整个形象不追求逼真而追求传达了某种意境,这就无怪乎后世人在欣赏中国古典雕塑时始终在形象之外产生某种共鸣,在本文中把这种共鸣成为古拙的艺术精神。 这种精神的实质涉及到古代人的宇宙观,以及巫术、礼制等理性经验的介入。但是这种古拙精神的形成最大得益于古人的艺术行为是由情感来指导的。如果说巫术、礼制和宇宙观给古代艺术提供了内容的话,那么情感则指导古人建立了自己的艺术手段。对客体对象的结构的提出,对象价值的判断、性状特征的分析、心理视象的形成,都是在情感的包孕中完成的。 古人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所有的形式都被情感所渗透和支配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古人形成了三种审美心理图式:模仿图式、抽象图式和综合图式。这些图式促使了造型符号的形成,从而使中国的独特艺术观念的结构和基质不断生成,并使雕像更富于运动感和表情。情感的融入从原始社会开始,它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艺术。 古拙精神的另一个表现方式是造型特征,古人通过对自然物的模仿,即写实性审美特征,来达到造型的目的。在模仿的过程中抽象是中国特有的特征,古人熟练的运用三角形,圆形等去吸收、规范自然原型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自由的运用各种变形造型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并试图借助这些程式使繁杂无序的自然外观、纷繁变幻的感觉世界都规范到一个具有理性的模式中去。这促使古代造型艺术装饰性审美特征的日益生成。抽象和变形方法的反复运用,致使形象中的原型成分被不断的排除出去,形成了纯粹的装饰形象,在许多时候甚至形成了完全和对象自然属性无关的新的形象。装饰性审美特征的形成的还依赖于形象整体结构的形成。虚幻性的审美特征是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征,对于古人来说,凡是在他们心灵中引起崇拜、敬畏或恐惧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对象,古人力图将这个虚幻的世界纳入一种物质实体中去。方法就是综合自然形体,包括两种原型相混合,将自然物的特殊功能的部分进行组合,把自然形体通过怪异的方式重新组合等手段。古拙精神的表达还得益于综合意识上的感官刺激,通过把某一形象或形式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或赋予某种意义来达到审美功能。在许多造型符号上,审美不是对形式而言的,而是对形式和意义之间关系的一种肯定。环境形成崇高感的重要因素是它与内容在特定的情境中互相协调。此外外来文化也推动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发展与成熟。

全文目录


中国传统雕塑之特色  6-9
一、 精神的缘起与内涵  9-22
  1. 古代自然宇宙观的形成  9-11
  2. 情感的融入是古代雕塑的重要元素  11-20
  3. 巫术、礼制与经验理性的介入  20-22
二、 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特征  22-47
  1. 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与写实性审美特征  23-27
  2. 抽象意识与装饰性审美特征  27-31
  3. 综合自然形体与虚幻性审美特征  31-34
  4. 追求综合意识上的感官刺激的特征  34-39
  5. 韵律感受的特征  39-41
  6. 多种文化融合的特征  41-47
三、 总结  47-49

相似论文

  1. 台灯造型艺术设计研究,TS956
  2. 论壁画设计的装饰性与适应性,J218.6
  3. 戈壁、黄河、母亲,J305
  4. 淮河文化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5. 城市地标建筑审美特征的级区属性研究,TU-80
  6. 陇右唐人小说研究,I207.41
  7. 段成式《诺皋记》研究,I207.419
  8. 三峡地区动物群与古环境研究,Q915
  9. 云南瓦猫的造型艺术研究,TU-80
  10.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与造园技法,TU986.1
  11. 滇国青铜扣饰造型艺术研究,K876.4
  12. 论传统雕塑色彩介入当代雕塑创作活动产生的影响,J305
  13. 3G网络时代手机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J524
  14. 现代河南钧瓷造型艺术研究,J527
  15. 论雕塑艺术的道性,J305
  16. 本命年吉祥挂饰造型艺术研究,J506
  17.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初探,J218.3
  18. 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J314.2
  19. 湖南傩面具造型艺术变迁研究,J528.3
  20.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绘画写实性的研究运用,J209.2
  21. 汉字到汉字图形的发展进程研究,J52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雕塑 > 雕塑理论 > 雕塑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