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作 者: 苗耀予
导 师: 李树生
学 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不良资产证券化 特殊目的机构 信用增级
分类号: F83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高,数额大,蕴含着潜在的金融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近几年的处置,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压力仍然较大,采用新的创新方法处置不良资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创新业务,并被应用到不良资产的处置方面,国外这方面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已经开始尝试采用证券化的方式来解决国内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和小结,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发展提出几点看法,以更好的发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有效的化解我国金融风险。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首先,对我国不良资产及处置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目前几种常用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的利弊分析,结合我国面临的不良资产处置的巨大压力,引出我国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优势和可行性。这是我国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选择的基础和出发点。然后,简要分析了当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情况,演化的趋势。其中,韩国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后起之秀,不良资产的形成与我国也有相似之处,韩国通过证券化方式处置了大量不良资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后起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典型代表,因此,这部分选取了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得出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启示。接着,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过程,对三个案例进行了比较细致的介绍,并试图总结归纳现阶段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特点。第一是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模式是循序渐进的,这是由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决定的,同时,我国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也需要有个过程;第二是我国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首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多年规范发展,初步具备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流通所需要的市场环境;第三,信托分层结构已经成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交易结构。最后,主要是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路和建议。首先试图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在资产池的组建、特设机构的设立、信用增级、交易结构安排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想法;最后,针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制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法律的完善、证券市场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等等。

全文目录


提要  4-5
ABSTRACT  5-9
1 引言  9-17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必要性  9-11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意义  11
  1.3 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文献综述  11-14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15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17
2 资产证券化概述  17-26
  2.1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  17-19
  2.2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特点  19-22
    2.2.1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19-20
    2.2.2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20-21
    2.2.3 资产证券化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  21-22
  2.3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22-26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证券化的现实性分析  26-44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26-34
    3.1.1 不良资产的界定  26-27
    3.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27-30
    3.1.3 我国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及其局限性  30-34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性分析  34-44
    3.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34-37
    3.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37-44
4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及在我国的运用  44-65
  4.1 境外不良资产证券化经验  44-51
    4.1.1 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境外的发展  44-45
    4.1.2 韩国的案例  45-49
    4.1.3 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的启示  49-51
  4.2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51-55
    4.2.1 我国资产证券化回顾  51
    4.2.2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案例  51-53
    4.2.3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53-55
  4.3 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分析  55-58
    4.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不断演变发展  55-56
    4.3.2 资产支持证券首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56
    4.3.3 以信托模式构建SPV 是中国现阶段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现实选择  56-58
  4.4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  58-65
    4.4.1 选择证券化资产,组成资产池  58-60
    4.4.2 组建特设信托机构,实现不良资产的出售  60
    4.4.3 完善交易结构,进行内部评级  60-61
    4.4.4 信用增级  61-62
    4.4.5 进行发行评级,进行证券销售  62
    4.4.6 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定价  62-63
    4.4.7 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向银行支付购买价格  63
    4.4.8 实施不良资产管理,建立投资者应收积累金  63-64
    4.4.9 还本付息,对聘用机构付费  64-65
5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65-74
  5.1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  65-69
    5.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65-66
    5.1.2 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金融中介机构  66-67
    5.1.3 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问题  67
    5.1.4 投资者问题  67-68
    5.1.5 监管体制不完善  68-69
    5.1.6 资产证券化所需专业人才匮乏  69
  5.2 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对策  69-74
    5.2.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70-71
    5.2.2 规范中介机构服务,完善信用评级  71-72
    5.2.3 规范发行主体的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72
    5.2.4 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建设  72
    5.2.5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72-73
    5.2.6 加强对资产证券化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73-74
6 结论  74-75
参考文献  75-77
致谢  77-78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8-79
详细摘要  79-83

相似论文

  1. 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2.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F832.51
  3. 知识产权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923.4
  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机制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922.287
  5. 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923.4;F832.51
  6.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F832.4
  7. 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之法律问题研究,D922.287
  8. 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D922.287
  9. 关于SPV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法律思考,D922.287
  1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隔离法律问题研究,D922.282
  11.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922.287
  12. 中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F832.51
  1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F832.4;F224
  14. 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287
  15. 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分析,D922.287
  16. 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关系及适用问题研究,D922.287
  17. 信用增级性质和定价研究,F832.4
  18. 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F204
  19.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922.287
  20. 国内ZK公司厂商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F832.51
  2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发研究,F832.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