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作 者: 刘聪
导 师: 陈宁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武汉新港 区域经济 数据包络分析 协调发展
分类号: F55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在现代社会,也是信息的集聚地与财富的交换地,作为重要甚至不可缺少的服务业,港口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港口不仅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而且往往决定了其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一个繁忙的港口必定支撑着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繁荣。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稳步上升,港口功能同时得到充分拓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我国港口功能由客货运输中转,逐步向物流、商贸和工业领域拓展。在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基础上,港口大力发展包装、加工、仓储、配送、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功能。武汉新港作为正在发展的港口,应在发挥其港‘口区位优势的同时,开发港口周边地带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紧跟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趋势,加大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工业的力度,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本文以武汉新港发展建设为切入点,运用港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理论,探讨武汉新港及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战略,期望能够为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上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也为研究武汉新港与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探讨了武汉新港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并就吞吐量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然后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港口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研究方法,并使用DEA方法建立港口—区域经济评价模型,评价武汉新港和区域经济贡献的有效性,并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DEA模型,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的约束锥,对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价。最后,针对武汉新港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划提出了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3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9-10
    1.1.1 研究目的  9
    1.1.2 研究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1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1-13
    1.3.1 研究内容  11
    1.3.2 研究方法  11-12
    1.3.3 技术路线  12-13
第2章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关联性分析  13-25
  2.1 武汉新港发展现状分析  13-17
    2.1.1 武汉新港基本状况  13-15
    2.1.2 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分析  15-17
  2.2 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7-20
    2.2.1 直接经济腹地发展现状  17-18
    2.2.2 间接经济腹地发展现状  18-20
  2.3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  20-25
    2.3.1 灰色关联理论的阐述  20-21
    2.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21-23
    2.3.3 测算结果分析  23-25
第3章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  25-43
  3.1 DEA方法及其模型分析  25-35
    3.1.1 DEA方法简介  25-26
    3.1.2 DEA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26-27
    3.1.3 DEA方法应用方式分析  27-28
    3.1.4 港口—区域经济DEA评价模型  28-35
  3.2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有效发展评价分析  35-43
    3.2.1 DEA评价模型的决策单元(DMU)的选择  35
    3.2.2 港口与区域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35
    3.2.3 评价过程  35-38
    3.2.4 评价结果分析  38-43
第4章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评价  43-50
  4.1 基于AHP/DEA评价模型的建立  43-44
  4.2 AHP/DEA评价指标选取  44-46
    4.2.1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4-45
    4.2.2 武汉新港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45-46
  4.3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实现  46-50
第5章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50-56
  5.1 武汉新港发展趋势及规划  50-53
  5.2 武汉新港与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对策  53-56
    5.2.1 优化港口产业结构  53
    5.2.2 创新港口管理体制  53-54
    5.2.3 优化改善港口集疏运网络  54-55
    5.2.4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5-56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56-58
致谢  58-59
参考文献  59-6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62

相似论文

  1.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3.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4. 当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探析,G522.3
  5. 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冲突与协调,D996.1
  6. 哈大齐地区普通本科院校与工业走廊建设关系研究,G649.2
  7. 河南省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G719.2
  8. 国际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条件:中国的经验,F224
  9. 基于三螺旋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研究,F224
  10.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11. 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合作的战略与对策研究,F351.2
  12. 区域经济法基本问题研究,F127
  13.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14. 黑龙江省建设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研究,F127
  15. 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F249.2
  16. 哈大齐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工业走廊建设协调发展研究,G719.2
  17. 公共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F124;F224
  18. 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研究,F125.5
  19. 我省沿边开放与“哈大齐”、“长吉图”对接与互动战略研究,F127
  20. 开放型区域经济下开放度分析和合作机制探讨,F127
  21.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交通运输经济 > 水路运输经济 > 中国水路运输经济 > 地方水路运输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