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审美体验:死亡恐惧的超越之路

作 者: 王姗
导 师: 苏宁
学 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审美体验 死亡恐惧 超越 意义
分类号: C9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大限,它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人生意义的虚无和个体彻底的、无可挽回的失败。它是人类一切恐惧的根源和诱因。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衍生成为了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对此在“虚无”的恐惧、对丧失自我价值的恐惧。在科技理性不断挤压人类感性生命空间的工业文明社会中,人渴望超越时空的藩篱,迫切需要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来抵御内心深处的死亡恐惧。然而,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没有纯粹逻辑推理的明确性,我们无法通过科技理性去获得,唯有凭借审美体验去企及这个生命本体层。具有非功利性、同一性、精神指向性以及亲历性的审美体验能够帮助人类消解时间流逝的恐慌感、现世的虚无感和个体价值的失落感。人们通过审美体验,获得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高扬、生活的充实,而且还有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于是,我们执著于追求审美的体验,追求人生瞬间意义的生成。审美体验成为了人类抗拒死亡、克服死亡恐惧之路,这条路给了人类最高、最终极的美的精神享受。鉴于此,本文对审美体验对死亡恐惧的超越性这一美学问题作了一番探讨和论述,阐明审美体验是人类超越死亡恐惧之路,以彰显审美体验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节,阐述了死亡恐惧产生的理性根据、衍生形式以及审美体验超越死亡恐惧的独特优越性;第二、三、四章节,通过分析审美体验的非功利性、同一性、精神指向性以及亲历性等特点,着重阐述了审美体验以超越时空的藩篱、超越此在的“虚无”、超越个体存在困境等形式,超越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基本焦虑即死亡恐惧。在审美体验意义生成的瞬间,人们在精神上实现了刹那间的永恒,生命意义的生成和自我价值的确证,从而帮助人类克服了死亡恐惧;第五章节,通过对西方美学家们彼在论的融合分析,指出审美体验生成的彼在世界是一个绝对的、无限的、永恒的、充满意义的超验世界。审美体验意义生成的瞬间,使个体生命充分感受到了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所在。凭借此,人类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去抵御内心深处的死亡恐惧,有了更多生的激情和动力。在此基础上,以中西方人在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中消解人生困境,克服死亡恐惧为例证,应证审美体验超越死亡恐惧的意义。由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拒斥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人类精神始终不渝地顾念着人生的意义,渴望着超越此在的无意义与有限境遇,飞升到意义充满、无限的永恒境界中去。这种飞升的渴望在审美体验中得到了实现。审美体验消解了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恐慌感,帮助人类跨入了非时间领域,获得了永恒的瞬间;克服了人类对此在的虚无感,帮助人类生成一个完满的彼在,获得了充满意义的瞬间;消除了个体的失落感,帮助人类确证自我的价值,获得了永生的瞬间。审美体验是意义的瞬间生成。它可以使人在瞬间一瞥人生的真正意义、人生的终极美,使人于瞬间超越此在的“不在”境遇,与意义、与“在”、与生命自身达到了浑然同一。尽管审美体验生成的意义瞬间短暂而虚幻,但却是人类重新走回生活的一种动力源——人们带着审美体验中生成的活的感性,心满意足地走回到他们注定要生存下去的严峻的现世人生,面对丧失自我完整性的危机,面对无法逃遁的死亡时不再惊慌失措。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2.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3.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4.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5. 河南省燃化集团并购仰韶华源燃气公司案例研究,F271
  6.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7.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G40-092
  8. 论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发展,G212
  9.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B089.1
  10. 俄语简单句语义主体的功能化研究,H35
  11. 意境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G633.3
  12. 任务类型对动名搭配形式和意义的影响研究,H09
  13. 论道家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X2
  14. 电影色彩构成艺术意识研究,J906
  15.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文学作品篇名翻译,I046
  16. 中德色彩词汇比较,H136
  17. 《长日入夜行》中创伤记忆与悲剧意识的研究,I712
  18. 梭罗和迪拉德自然文学比较研究,I712
  19. 论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现实意义,C964.2
  20. 毛穗旱麦草种子位置效应及其生态适应意义,Q948
  21. 亚低温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R651.15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